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爆發衝突,美國總統拜登下令支援以色列。至於以巴衝突是否削弱美方對台海情勢的關注,外交學者認為,關鍵在於戰事是否擴大;如果伊朗藉機介入、攻擊以色列,美國軍力勢必往中東集結,將可能影響到美國對台灣的承諾。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伊斯蘭激進組織哈瑪斯,近日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不過以巴恩怨,其實從一戰之後延續至今。
1947年聯合國通過的「分治方案」,將巴勒斯坦地區百分之55的領土劃分給猶太人、成立以色列;百分之45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領土。
但彼此因種族與宗教等問題,已陸續發生5次戰爭,都是以色列獲勝、奪取更多土地,壓縮巴勒斯坦人生存空間與建國願景,因此尋求和哈瑪斯合作。在雙方各有堅持、缺乏互信下,和談舉步維艱,衝突有增無減。
政大外交系教授李登科表示,「以色列佔領那些土地之後,他們在上面就蓋了很多很多屯墾區,跟當地巴勒斯坦人之間的糾紛越來越嚴重,你來我往。巴勒斯坦人的報復,以色列的反報復。」
美國總統拜登已下令對以色列提供「額外支持」,但以巴衝突是否削弱美方對台海的援助?外交學者認為,關鍵在於戰事是否擴大,讓美軍需往波斯灣集結,才可能影響到美國對台灣的承諾。
政大外交系教授李登科表示,「最壞的情況之下,就是伊朗捲入、美國捲入,如果說有這個情況的話,當然會影響到美國對台灣的承諾,中共最近的發言也提到,希望以色列跟巴勒斯坦能夠以兩國解決方案,來達成最終和平協議,戰爭真的擴大到波及兩岸的機會,應該不是很大 。」
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則認為,「美國是個全球性的強權,不太可能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然後就把其他地方的資源通通調過去。中國他想要蠢動,目前的實力、還有他的內部的狀況,這樣的機會應該不會太高。」
賴怡忠則指出,中國當前內部問題多,軍方高層也正在進行整肅,若此時要派遣大規模部隊侵台,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