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指俄藉撤離烏兒童 實施再教育改變民族認同

俄烏戰爭的影響,除了實際的戰爭損失之外,美國國務院資助耶魯大學進行研究,內容顯示,俄羅斯疑似假借撤離戰亂中失去親人的烏克蘭兒童,但實際上是要再教育,目的是改變烏克蘭下一代的國家和民族認同。

2022年5月在哈爾科夫,俄羅斯出動直升機與車輛,協助民眾撤離危險地區。有成年人跟小孩,甚至還有民眾家裡養的寵物,也一起帶著。

而美國國務院和耶魯大學人道研究實驗室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這是俄羅斯涉及戰爭犯罪的一部份。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說明,「很多案例是俄方蓄意暫時撤離在烏克蘭的孩童,假裝要送他們去免費的夏令營,但後來斷絕他們與家長和親人的聯繫。」

負責進行研究的人道研究實驗室,在報告中指出,這是俄羅斯政府有系統、大範圍地再教育過程,目的是強迫烏克蘭的下一代,接受俄羅斯的文化與價值觀,改變他們的民族認同。

美方稱透過衛星照片,找到43個這樣的再教育營和其他設施。

普萊斯表示,「這個收容烏克蘭孩童的龐大設施系統,範圍遍及克里米亞、俄羅斯本土,從黑海沿岸到遠東地區都有。」

美方認為,俄羅斯的作法等於是綁架兒童,違反《日內瓦公約》。烏克蘭政府也指出,俄羅斯強迫帶走的烏克蘭孩童多達1萬4700人,而不只是美方報告所稱的6000人。

美國國務院對此將增加12名俄方個人,列入制裁名單內。

俄羅斯駐美大使館則是透過社群網路提出反駁,俄方接受被迫逃離戰亂的烏克蘭孩童,而最恰當的收容方式,就是找到可以收養他們的家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