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名中度的自閉症男性,在去(2022)年9月搭乘台北捷運,當時在座位上,重複著短暫拉下口罩、用手指沾嘴巴再往手扶桿擦的這些舉動,被另外一名乘客責罵,雙方爆發衝突。而監察院調查後發現,北捷只聽了片面之詞就對這名男性開罰,對外說明和事實不符,讓民眾對於身障者產生偏見,已經違反《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對此北捷回應會進行檢討,也將這起事件納入案例宣導、辦理教育訓練,會更審慎的了解事件該如何處理。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一名男子在座位上重複短暫拉下口罩,並將手指沾嘴後搓揉再往手扶桿上擦。站在前方的女子見狀責罵,並拿出不明液體往男子臉部噴灑,兩人發生推打。
這是去年9月疫情期間,發生在台北捷運的衝突事件。
監察院調查後發現,北捷僅聽女乘客片面之詞,就對患有中度自閉症乘客開罰,已違反《身障法》規定,通過糾正北捷。
監察委員王幼玲指出,「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案件,公部門其實對於我們的障礙者還是充滿了歧視跟偏見。在大眾捷運公司或者是在警察局做偵訊筆錄的時候,我們都看到他們都偏聽,沒去調查證據,他們只聽一方。」
監委調查發現,男子並未在車廂內吐痰,北捷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導致民眾對身障者產生偏見,認為北捷應好好檢視所有事證,再來確認是否應裁罰。
另外事發後,該名男乘客被站務人員帶到捷運大廳後,仍遭女子以不明液體噴灑眼睛。捷運站人員全程在旁,並未採取相關措施,也顯示第一線人員應加強教育訓練。
監察委員高涌誠表示,「他們事實上,原先已經被訓練得非常好,都可以自己坐捷運上下班。可是你只要一發生這樣子的事情以後,他們會完全退縮到幾乎會回到失能的一個狀況。」
台北捷運公司副總經理楊秦恒回應,「對我們同仁的訓練,我們也找了一些專家給我們一些指導。讓我們同仁知道說,怎樣的一個障礙情況,他可能會有什麼樣的行為,或什麼樣的一個動作等等這些。」
台北捷運公司強調,會虛心檢討監察委員及各界指正外,為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已將該事件納入案例宣導,並邀請相關領域專家提供專業建議、辦理教育訓練,提升服務人員辨識特殊旅客及服務應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