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輕家長經濟負擔,台北市長蔣萬安7日拍板,準公共托嬰中心及居家托育人員的兒童加碼托育補助1000元,力拚最快今(2023)年下半年上路。但藍綠議員都認為,加碼僅1000元民眾無感,催生效果恐怕有限。
台北市長蔣萬安說:「謝謝主持人。剛剛提到3寶爸,我都迫不及待要站起來講話。」
為了減輕家長育兒負擔,蔣萬安7日拍板宣布,針對準公共托嬰中心及居家托育人員的兒童,加碼補助1000元,從現行的每月補助4000元,提高到5000元;第2胎以上兒童,則是從每月6000元提高到7000元,家長一年就能省下1.2萬元。
蔣萬安指出,「先增加1000元,減輕年經爸媽的負擔,預計大概有6000人受惠,然後可以一年節省掉1.2萬。不只是催生,還有助養,還有好住。我想這些都是我們,接下來階段性會來推動。」
配合中央政策,準公共與公共托育也都取消排富限制。準公托補助經費約需增加7000萬元,預計4月議會新會期開議提追加經費,力拚下半年實施。但議員認為,不應只靠撒幣刺激生育。
民進黨北市議員簡舒培認為,「蔣萬安與其要撒幣,不如好好的趕快來檢視,台北市不管是公托或者是公共化托育,人數數量不足的問題,營造良好友善的托育環境。」
國民黨北市議員汪志冰表示,「1000塊錢,你如果說要買奶粉的話,大概不到3罐;那如果要買尿布的話,大概用差不多一個月。基本上就小菜一碟,其實對家長來講,是一個比較無感的感覺。」
汪志冰表示,高物價通膨的情況下,加碼1000元難成年輕人決定生育的誘因。呼籲在注意財政紀律的情況下,要讓民眾想生、能生、能養,各項政策一條龍配套措施,都要整體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