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人員的退撫制度,即將會有重大變革,立法院會三讀通過,從明年的7月1日開始,新進的公教人員退休金,會從現行的「確定給付制」,改為「確定提撥制」,並設立個人專戶,而強制提撥費率15%,這當中,由政府來承擔65%、公教人員負擔35%。除此之外,還可以自願提撥,最多是5.25%,希望能經由這次變革,改善公教年金的收支失衡問題。
立法院長游錫堃說道,「《公教人員保險法》增訂第6條之1條文,並將第8條、第16條、第21條、第27條及第51條條文修正通過。」
立院議場敲槌三讀通過,公務人員個人專戶制退休資遣撫卹法,確定從現行的「確定給付制」改為「確定提撥制」,預計2023年7月上路。
有民眾認為,改制對他來說,考公職動力會減少;也有民眾說:「花很多時間讀書就是想要說,有多一點福利,收入比較穩定一點。」
退撫新制比照勞退新制,建立個人退休金專戶,不再參加退撫基金,「自己退休金自己存」適用對象是明年7月1日以後,初任的公務人員,在任職期間,強制提撥費率為15%,其中由政府負擔65%,公務人員負擔35%,公務員也可自願增加提繳金額到個人專戶,每月上限5.25%不過新制上路後,雖然沒有破產危機,但退休金恐跟著縮水。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確定給付它的優點就是,不會有後續的一個財務負擔,但是它的缺點就是,對個人的保障是不確定的,希望說有再更多的保障,增額的一個提撥,或者是一些年金的保險的部分,可能要特別注意。」
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郝充仁說明,「通過了以後,很多相對應的子法,包含就是如何提升新進公務員的其他員工福利計畫,如何強化他的財務安全性,這都是相關的子法要去建構以及執行的。」
教育部表示,公務員退撫新制上路後,將委託公務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機關,設計投資組合,輔以自主投資平台等配套措施,使個人專戶增加孳息,作為教職員退撫給與給付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