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將近,不少民眾喜歡團聚烤肉,文蛤也是民眾採買目標之一。全台產量第二的台南,目前池邊價略有漲價。養殖戶說,今年因降雨少,是近些年來育成率最好的一年,收益也相對較好。
手伸進去魚塭裡頭隨手一撈,文蛤粒粒碩大飽滿、色澤好看,這池約1甲多在台南七股養殖文蛤的魚塭,預估今年可收一萬斤,目前盤商收購的池邊價約在50到60元,養殖戶算是小賺,文蛤產量比往年好,主要就是強降雨少,養殖環境相對穩定。
文蛤養殖戶曾冠傑表示,「今年的颱風都是擦肩而過,都是微降雨,對我們來說是調整鹽度,讓文蛤長得比較好,應該說比較穩定,平均值目前好像坐落在,50到60元之間,大顆的數量越多價格越高。」
走進傳統市場裡頭,文蛤按照分類,每台斤落在130元到150元,越大顆賣相越好相對價格也越高,而且越接近中秋價格也會出現波動。
市場攤商指出,「一斤大約150元,今年差不多都這樣。」
台南市文蛤養殖面積約3200公頃,年產量1萬2000公噸,全台第二,雖然價格略高,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攤商說買氣不如以往,而混養的工作蝦,價格也是相對平穩。今年牡蠣、文蛤價格都偏高,愈近中秋,市場需求大,就看民眾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