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員山鄉大湖溪整治工程,被環團指控破壞生態,並牽涉到偽造文書,第一河川局回應,已經對廠商開罰,而且也啟動停權程序。
翠綠的原始溪流,兩岸遭水泥、工程破壞,導致土壤裸露,綠意完全消失,第一河川局辦理員山鄉大湖溪二工區整治工程時,違背與環團共識,破壞溪流生態豐富的濱溪帶引發爭議,近期又被環團發現,施工單位涉嫌偽造生態人員陳德鴻的名義簽名,證明工程有依法做生態檢核,逼陳德鴻立即發聲明自清,以免名聲遭敗壞
生態人員陳德鴻指出,「他之前就冒用我的名字,然後在他們生態檢核上面的簽署文件上面,把我的名字列在上面。」
宜蘭縣惜溪聯盟召集人康芳銘說:「就是找生態檢核人員,等於說就是騙人的啦。」
大湖溪是宜蘭目前惟一僅存未經整治的平原型河川,一河局辦理尚德橋至逸仙段治理計畫,全長約2.2公里,共分為2個工區,以員芳橋為界,總工程經費約9000萬元,一工區約1公里,已於去年12月完工,二工區約1.2公里,預計6月能夠完成,卻引發極大爭議。
一河局副局長林德清表示,「除了剛剛提到的對於廠商來做罰款跟扣款的工作以外,我們也針對他可能違反採購法101的部分,做一個適當的證據收錄,然後做一個準備的動作。」
面對爭議,第一河川局說,廠商換新任的生態檢核人員,會積極審查,對於濱溪帶因工程造成裸露的部分,已邀請專家學者,研議恢復方法,全案也會依採購法,將廠商送工程會,啟動停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