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立委質疑新式教召提升戰力有限 國防部:落實處處皆戰場

國防部強化後備戰力,第一批的14天新制教召,日前已展開訓練,不過有前立委質疑,台灣當兵4個月,退伍後才教召14天,對於戰力提升用處不大。對此國防部強調,教召訓練落實處處皆戰場。

聽從教官講解,採分組實作的方式,教召員學習緊急救護技術、止血法、繃帶術等戰傷急救訓練,模擬戰事爆發時,透過自救、互救,提高戰場存活率。兩岸情勢嚴峻,國防部強化後備戰力,祭出14天「最硬教召」,不過有前立委以韓國徵兵制為例,役期2到3年,教召則區分1年1天、3年3天2夜,反觀台灣當兵4個月,退伍後才教召14天,是捨本逐末,對於戰力提升用處不大。

國防部訓次室軍事訓練處處長劉慎謨指出,「台澎防衛作戰的特點就是處處是戰場、時時做訓練,那我們教召部隊的責任,就是要熟悉他的作戰環境,所以我們的課程規劃,除了以戰術行軍之外,那另外配合戰鬥教練、射擊訓練、夜間教練、野外宿營這一個訓練循環。」

國防部表示,第一批教召報到率高達98%,顯示國人高度支持,目前訓練讓教召員熟悉過去專長,而針對選員機制被質疑不公正,國防部澄清,教召選員採取電腦抽籤,絕對公平,秉持後退先用。

全民防衛動員署動員管理處處長俞文鎮回應,「在後備指揮部有一套所謂的後備動員管理系統,那這套系統我們已經行之多年,參數輸入到電腦以後,然後在依照電腦整個它的運作方式,來實施我們每年要挑選出來參加這個相關召訓的人員。」

至於女性退伍官士兵何時能參與教召?國防部表示,每年教召訓量11萬人,但目前後備部隊的訓量只有一半,未來陸續編成召訓單位,提升訓量後,不排除將女性納入教召進行研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