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蛋荒 農委會補貼雞農產蛋每台斤3元

過年後北台灣仍出現缺蛋的現象,農委會今(7)日宣布,為了提高農民飼養意願,並反映飼料成本上漲的問題,預計到月底,農民只要生產雞蛋,每台斤補貼3元,另外也補貼雛雞飼養成本,每隻補貼25元,不過,鼓勵投產「遠水救不了近火」,眼前的缺口,已經協調蛋商與加工業者釋出庫存。

農會外排著長長人龍,從門口一路延伸到人行道上,長達數十公尺,年後開市,內湖區農會熱鬧滾滾,800多箱紅殼蛋進貨,附近民眾趕緊來排隊,其中有人表示在其他地方買不到。

記者詢問民眾:「雞蛋是很難買到嗎?」民眾回應:「比較少了,我過年從宜蘭回來,全聯啊…雜貨店…都沒有。」

年前農委會成立雞蛋調度平台,7日來到超市,貨架上還有幾盒雞蛋,消費者不至於撲空,不過缺蛋危機尚未解除,農委會已請蛋商與加工業者釋出庫存來應急。而缺蛋根源仍在雞農生產意願降低,因為飼料價格大漲不敷成本,為此農委會決定祭出補貼,8日起到月底,雞蛋每台斤補貼3元。

雞蛋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吳天福:「這個有誘因,而且對我們這個蛋的穩定是有幫助的。」

養雞協會解釋,一般蛋雞若沒有六、七成產蛋率,不敷成本就會淘汰,現在補貼下去,農民會願意留下產蛋率較差的蛋雞。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理事長陳國村:「就是要給農民一個價位給他撐出來,如果你給他獎勵一點,他就留住再生蛋。」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如果在這個措施沒辦法解決,讓農民增加更多的生產,我們會隨時調整,不管是再加碼。」

雞蛋供不應求,農委會強調到二月底前,仍會把產地價格,控制在每台斤34塊半,不過自家也產蛋的業者指出,此價格早已無法反映真實成本,有檢討必要。

台灣優良蛋品發展協會理事長邱石崇:「我們講玉米好了,在去年大概是在7塊多,那今年飆漲到15塊,我們在淌血。」

此波除了補貼生產雞蛋到月底,另外也補貼蛋中雞,也就是雛雞至產蛋的代養費用,每隻增加25元,農委會估算兩者合計約兩億元,不過這些措施需要時間,不容易立竿見影,農委會將在月底評估補貼是否延長。而二月底前,也會從日本澳洲跟美國進口雞蛋,提供給已配合釋出雞蛋的加工業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