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政府官員賣力「催票」甚至推出選舉日「免費搭乘大眾運輸」方案,希望拉高投票率,不過港人對投票顯然興致缺缺,反而因為省下交通費,前往迪士尼、海洋公園等景點活動人數增加。選管會主席馮驊在20日凌晨宣布,本屆地區直選投票率只有30.2%,創下歷史新低。
地區直選20席/建制橫掃20席 獲壓倒性勝利
地區 | 當選人 | 地區 | 當選人 |
香港島東 | 吳秋北、梁熙 | 新界東南 | 李世榮、林素蔚 |
香港島西 | 葉劉淑儀、陳學鋒 | 新界北 | 劉國勳、 張欣宇 |
九龍東 | 顏汶羽、鄧家彪 | 新界西北 | 周浩鼎、田北辰 |
九龍西 | 鄭泳舜、梁文廣 | 新界西南 | 陳恒鑌、陳穎欣 |
九龍中 | 李慧琼、楊永杰 | 新界東北 | 陳克勤、李梓敬 |
地區直選席次共20席,是唯一由港人一人一票選出的組別。過去泛民主派在地區直選有優勢,上屆35席取得19席,成功過半。不過在選舉制度「被完善」後,地區直選名額只剩下20席,加上傳統泛民主派缺席,讓建制派在本屆逆轉勝。
建制派大黨「民建聯」在10個選區都拿下議席,是地區直選組別最大贏家;工聯會、經民聯等都有派人參選最終都順利當選,建制派橫掃,20席全拿。
值得注意的是,「專業動力」候選人林素蔚在新界東南區以3萬8214票當選。「專業動力」是少數敢於批評政府的建制派,有反送中運動時要求政府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也曾支持真雙普選。不過在傳統建制派占大多數的情況下,林素蔚能否監督政府,有待時間證明。
雖然傳統泛民主派缺席本屆選舉,但不少候選人自稱「非建制派」,甚至是「獨立民主派」。然而最終皆並未受到選民青睞,非建制派候選人與勝選者的得票數皆有懸殊差距。
以九龍東選區為例,「民主思路」的陳進雄僅獲得2999票,跟工聯會的鄧家彪相差逾6萬票。面對選舉失利,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表示,「第三路線」在香港社會支持度高,但未能轉化為實質選票,顯見港人仍用兩極政治的心態投票。
功能界別30席/建制派豪取29席 狄志遠成雙重唯一
界別 | 當選人 | 界別 | 當選人 | 界別 | 當選人 |
人大政協及全國性團體代表界別 | 陳勇 | 地產及建造界 | 龍漢標 | 教育界 | 朱國強 |
保險界 | 陳健波 | 工業界(第一) | 梁君彥 | 旅遊界 | 姚柏良 |
勞工界 | 郭偉强、梁子穎、周小松 | 工業界(第二) | 吳永嘉 | 會計界 | 黃俊碩 |
商界(第一) | 林健鋒 | 工程界 | 盧偉國 | 法律界 | 林新強 |
商界(第二) | 廖長江 |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 | 謝偉銓 | 漁農界 | 何俊賢 |
商界(第三) | 嚴剛 | 批發及零售界 | 邵家輝 | 社會福利界 | 狄志遠 |
科技創新界 | 邱達根 | 紡織及製衣界 | 陳祖恒 | 航運交通界 | 易志明 |
進出口界 | 黃英豪 | 鄉議局 | 劉業強 | 醫療衞生界 | 林哲玄 |
金融服務界 | 李惟宏 | 金融界 | 陳振英 | 飲食界 | 張宇人 |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 | 霍啟剛 |
功能界別共30席,傳統是建制派的地盤,本屆也穩拿到29席。自稱「非建制派」的社會福利界候選人狄志遠以1400票當選,成為非建制派在本屆選舉的唯一當選人。
此外,雖然有13名當選人稱「獨立」或是「無政治聯繫」,但其實他們都跟建制派、港府,甚至中國有密切關係。保險界當選人陳健波曾經在反送中運動時,批評年輕抗爭者破壞香港,「他們在摧毀上一代的成果。」飲食界當選人張宇人,也曾公開支持「港版國安法」通過,並表示國安法可以讓營商環境回歸穩定。
選舉委員會40席/「愛國者」小圈子選舉 51人爭40席
梁美芬 | 張國鈞 | 鄧飛 | 陳曼琪 |
麥美娟 | 葛珮帆 | 容海恩 | 李浩然 |
黃元山 | 陳仲尼 | 陳凱欣 | 簡慧敏 |
陳家珮 | 謝偉俊 | 何君堯 | 譚岳衡 |
吳傑莊 | 陳紹雄 | 黎棟國 | 馬逢國 |
劉智鵬 | 陳沛良 | 黃國 | 陳月明 |
林琳 | 陸頌雄 | 梁毓偉 | 林順潮 |
洪雯 | 孫東 | 郭玲麗 | 管浩鳴 |
周文港 | 李鎮強 | 陸瀚民 | 江玉歡 |
林筱魯 | 蘇長榮 | 林振昇 | 林智遠 |
2021年3月11日,中國全國人大通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後,新增「選舉委員會」組別,這40席名額不僅是人數最多,選制也最具爭議——全民一人一票選出的「地區直選」僅有20席,但由1500名選舉委員投票選出的「選舉委員會」組別,卻占40席,在90席中占比將近一半。
40位當選人雖然有建制政黨背景的只有16人,但報稱「獨立」的24人中,幾乎全部與港府、中國有密切關係:協助陳同佳來台事宜的管浩鳴牧師以獨立身份參與,但他另一身份是北京市政協委員;何君堯在「721事件」被拍到與毆打市民的「白衣人」握手比讚,他最後也順利當選。
新華社稱「百萬港人用實際行動粉碎謊言與污蔑」
港人對本屆立法會選舉興致缺缺,最終只有約135萬人投票,投票率30.2%,創下歷史新低。但中國官媒《新華社》在19日晚間發表評論,表示「廣大香港市民紛紛以實際行動,匯聚起推動東方明珠變得更加璀璨的巨大力量」,更批評國外勢力嘗試干預選舉。
且絕大多數的當選人不論政治立場是愛國挺中,或跟港府關係密切,未來議案只要交付表決,通過機率極高,由愛國者組成的新一屆立法會,恐或淪為橡皮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