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太空站即將在11月2日成立滿20年,在過去這段期間,太空站接待過200多位太空人;來自俄國的柯寧科更是停留長達了一年。在遙遠的外太空,各國的太空人沒有任何政治對立,只有合作無間。
目前已經退休的俄羅斯太空人柯寧科,2015年3月間二度造訪國際太空站,和他同行的還有美國太空人凱利,他們在太空站待了將近一年。目的就在研究長期太空旅行,對人類身心有何影響,談起這段特殊經歷,柯寧科說,最難熬的就是思念家鄉的心情。
俄羅斯太空人柯寧科說:「這不像是到其他城市或國家出差你會想家那樣,而是你根本不在地球上,心理上很煎熬。」
柯寧科參與的太空研究,對人類未來往返火星的計畫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他說比較起來,自己望向窗外就可以看見地球,已經算是幸運了。
在太空站上,來自不同國家的太空人,無論工作或生活都必須彼此合作,在那遙遠的太空,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政治對立或衝突。
俄羅斯太空人柯寧科表示,「你知道有時候我參加活動,地球上的政治問題浮現時,我會說我們應該把所有領袖送上太空站,至少住一個月,他們就會學會如何合作。我們所有在地球上的問題都可以用這個方法解決。」
柯寧科說,來到太空站的太空人,都感覺同在一艘船上,彼此之間沒有分歧,至今仍是朋友。這樣的關係如果能複製到地球上,人類社會應該就會天下太平,許多紛爭都能迎刃而解。
俄羅斯太空人柯寧科表示,「你知道有時候我參加活動,地球上的政治問題浮現時,我會說我們應該把所有領袖送上太空站,至少住一個月,他們就會學會如何合作。我們所有在地球上的問題都可以用這個方法解決。」
柯寧科說,來到太空站的太空人,都感覺同在一艘船上,彼此之間沒有分歧,至今仍是朋友。這樣的關係如果能複製到地球上,人類社會應該就會天下太平,許多紛爭都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