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保署閣再箍畫媽祖魚生湠地 有7.6萬公頃

媽祖魚就是中華白海豬,海洋保育署在5/27閣重劃定苗栗、臺中、彰化、雲林等縣市的沿海,定做白海豚的重要生湠地;對淡水河開始,到臺南將軍漁港做調查,希望保護白海豬的生存環境。

台中港外海,已經有多次被目擊白海豚家族出沒,讓保育人士十分振奮。

為了落實白海豚棲地保護,海委會海保署在今年5月27日,依野保法預告"中華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面積達7萬6300公頃(763平方公里),範圍涉及苗栗、台中、彰化、雲林等四個縣市,同時也擴大調查範圍及頻率。

海保署指出,白海豚列為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的瀕臨絕種野生動物,海洋保育主管機關移交海委會後,重新辦理"預告"範圍,北起龍鳳漁港,南至外傘頂洲,兩個月後如果沒有太大爭議,就逕行公告,程序完備後再實施上路。同時也拓大調查範圍,北起淡水河口,南到台南將軍漁港,自海岸線延伸向外到等深線30米都是調查範圍。對此,環保團體表示肯定,但對預告範圍未排除風機爭議區域,感到遺憾。

海保署綜合各項調查報告,推估目前中華白海豚數量恐怕不足六十隻,環保團體呼籲,保育工作腳步要加快,同時未來擴大調查範圍的執行單位,也要具備各界認同的公信力,才能落實白海豚保育工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