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國家因武漢肺炎下達禁足令,要求民眾待在家、禁止外出。然而,這對於身處「親密恐怖主義」,也就是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兒童來說,因而變相迫使他們長時間與加害者相處,彷彿陷入永無止盡的煎熬。
禁足令後第一宗家暴謀殺 81歲婦受害
法國,是歐洲家暴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其內政部長卡斯塔納(Christophe Castaner)表示,警方光是在巴黎以及其三個周邊地區,一週內接獲的「家暴通報率」就上升36%,其他地區亦多了30%以上,更有兩起案件涉及謀殺。
3/20日,法國出現了禁足令後第一宗家暴謀殺──一位81歲的婦人被丈夫殺害。根據歐洲新聞台報導,法國每年有約21.9萬名18~75歲的女性,遭現任或前任伴侶施暴,其中卻僅有2成的受害者通報,官方數據甚至顯示,每3天就有一名婦女在親密關係中被殺害,慘遭前任或現任伴侶毒手。
法國的禁足令將會實施至4/15後,代表已實行四週的管制將再延長。據法媒報導,禁足令後前幾天,疫情前就已成立的家暴求助專線響個不停,後來當局趕緊加派人手、設立新的電話中心,在成立當天接獲200個求助。
女權團體警告,法國家暴的情況本就被低估,在防疫優先的政策之下,將會有更多弱勢婦女受困於暴力關係中卻無處可逃。非政府組織Viffil-SOS femmes亦指出,「可以想像情況會繼續惡化。施暴者會在持續的同居期間,找到更多發洩的藉口,暴力週期會更明顯。」
藥局成庇護所 受暴暗號「Mask19」
藥局是少數能封鎖期間開門營業的場所,在施暴者仍在身邊的情況下,若受暴者到藥房並說要購買一個「Mask 19」時,代表他正在遭受暴力事件需要支援,藥房會代為報案。類似的暗號行動也在西班牙出現過。
此外,法國政府也承諾會支付2萬個晚上的飯店住宿費和成立諮詢中心,提供受暴者支援。性別平等部長馬琳.夏帕(Marlene Schiappa)表示,全國大約會在商店開設20個諮詢中心,以便婦女在買菜的同時可以尋求幫助。夏帕指出,「我最大的關心是如何增加與這些婦女的聯繫,由於女性難以逃出,我們想確保所有支持系統能幫上忙。」
法國藥局(圖/美聯社)
不只在法國,婦女受暴的比例在全世界也快速攀升。英國布里斯托大學(Bristol University)的社會學家瑪麗安.赫斯特(Marianne Hester)專門研究虐待關係,她指出,每當家庭成員相聚時間變多,如聖誕節、暑假,家暴案件就一定會增加,這次的禁足令亦然。
每逢佳節團圓時 家暴案增
西班牙在3/19,禁足令頒布的五天前,已發生家暴致死案——在瓦倫西亞有名女子當著孩子面前被丈夫殺害,家庭求助專線在封鎖禁令前兩週,接到的電話比一個月前同期多了18%;在義大利,婦女團體表示收到的求助電話變少,但大量的簡訊、e-mail卻暴增,防止婦女受暴的民間組織EVA Cooperativa,成員萊拉.帕拉迪諾(Lella Palladino)舉例:「我們曾收到一個短訊,受暴者將自己鎖在浴室裡並求救 ,可以肯定的是,現在有緊急情況發生,婦女在無法外出時更加絕望。」;隔著大西洋的南美洲大國巴西,隔離期間家暴率也上升了40%-50%。
日本主婦流行新詞:Corona離婚
妻子在Twitter抱怨丈夫毫無危機感、不好好洗手或消毒,卻在回家時觸碰孩童,讓她十分想離婚;也有人說可以體會想「Corona離婚」的人,就算相處融洽,在狹窄的空間長時間相處也會變得很有壓力。(圖/Twitter)
家是最安全的地方? 弱者的地獄?
家門外疫情肆虐,一出門有染病的危機;家門內暴力氾濫,時時刻刻都身心俱疲,留在受暴者身心上的絕望與傷痕,也許就和未有疫苗能預防的疫情一樣,不知何時能被治癒。
首圖/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