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主法」上路兩個月 醫改會:千人註記

為保障生命末期病人自主善終權,可以拒絕插管、電擊、接呼吸器等無效醫療,我國推動的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法」,從今年1月6號正式上路,不少長者都有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的意願。

84歲長者 賴女士說:「如果是為我好的話、為兒女好的話,我當然願意簽啊。」69歲長者 陳先生覺得,「我們預做這個就是長期照顧,不要增加國家的負擔。」

不過根據醫改會最新調查發現,病主法上路兩個月以來,已完成註記者只有1千人左右,進一步分析發現,全台80家提供諮詢醫院中,網站無諮商費用說明者有51家、占6成4;有近一半醫院無法網路掛號服務,有一成三醫院,網站完全沒有提供相關資訊,甚至還有5縣市,至今還沒有制定收費標準。

醫改會董事長 劉淑瓊說:「有12個醫事服務機構它們額外再去收什麼上傳核章費、掛號費等等的,這也是我覺得政府應該去關注的。」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 許禮安表示,「講不急救那個家屬,是不是有企圖,就是他不想照顧或他不孝順啦、或是要分財產,那我們社會大眾就有壓力,不敢開口說,不要再繼續折磨親人了。」

雖然衛福部已核定收費原則,諮商60分鐘以3500元為上限,中、低收入戶在各縣市示範醫院諮商可免費,但醫改團體還是希望政府能提供補助,另外也要有配套、積極推廣,這樣才讓生命末期患者、走得有尊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