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危害健康,根據環保署委託學者最新研究發現,比細懸浮微粒PM2.5、更恐怖的空污殺手PM1,有醫師警告,PM1粒徑更小、穿透力強,不僅會穿透呼吸道,還可能造成腦中風或心肌梗塞,致死率更高。
每年秋冬全台進入空汙高峰期,空氣品質不佳,根據環保署統計,去年106年全台空氣品質測站紅害天數、比104年減少了一半,但民眾還是經常感受到天空一片霧茫茫,到底是什麼原因 ? 環保署委託學者最新研究發現,除了過去已知的細懸浮微粒PM2.5之外,「極細懸浮微粒」PM1也是造成空汙的主因之一,嚴重影響能見度。
環保署空保處長 吳盛忠說:「能見度的話最主要是那個光透的問題,所以那個光射下來的話,就會被這個粒子(PM1)產生所謂的消光。」
環保署表示,所謂「極細懸浮微粒」PM1,指的是空氣中粒徑小於或等於1微米的懸浮粒子,是由硝酸鹽、硫酸鹽等這兩種化合物所衍生,最原始來源可能是工廠、焚化爐等,有醫師警告,PM1比PM2.5顆粒小,穿透力強,不只穿透呼吸道,還可能進入血管,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等,致死率更高。
新光醫院呼吸加護病房主任 林嘉謨解釋,「PM1來講它是可以直接穿透,就是跑到你的血管、心血管、器官、腦部這些等等,所以來講它對每個器官都會有影響。」
對此環保署強調,未來會著重在減少鍋爐燃料含硫量,以減少硫酸鹽,控制燃燒前、燃燒中及燃燒後的氮氧化物,以減少硝酸鹽;而醫師則是提醒小孩、老人及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空汙嚴重時盡量避免外出,否則必須戴口罩,以降低空汙對身體的傷害。
研究:天空霧茫茫 PM1也是空汙主因之一
賴淑敏 蔣龍祥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