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砸近2千萬元改建民族公園 民眾抗議

桃園市桃園區公所改建民族公園,但有民眾認為不該花大錢改建,也不夠在地化,希望公園改建能導入公民參與機制。

工程圍籬外貼滿公園改建前的照片和標語,3日早上,當地居民和公園適性發展聯盟一行人,來到桃園區三民路和民族路交界處的民族公園,高喊:「公民不能參與 民主進步在哪裡」,抗議公園改建失控,表示已有200位里民連署希望加蓋公廁外,也強烈要求納入公民參與。

一位當地里民表示:「來爭取這個公廁,小孩玩水沒地方上廁所,老人來到公園,想上廁所沒地方上。」公園適性發展聯盟成員黃婷婷表示:「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市府可以重視這次的事件,將公民參與納入我們公園改建必要的一環。」

桃園區公所斥資近2000萬元改建民族公園,計畫將夏天頗受歡迎的戲水區擴大成戲水池,並打造櫻花步道、日式涼亭、富士山造型溜滑梯,營造日式風情,預計明年1月底完工,卻引起民眾批評不該花大錢改建,也不夠在地化。

面對公民參與的訴求,桃園區公所區長張世威表示:「當初在開設計規劃的會議的時候,都有邀請里鄰長到呀,因為這是比較小的公園嘛,然後其實都有開放民眾的意見呀。」

區公所回應,民族公園為鄰里型小公園,鄰里長有參與設計,而依照公園建置維護與清潔原則,不建議1公頃以下公園蓋廁所,公園適性發展聯盟則認為,公園的重新修整,應導入公民參與機制,才能更符合使用者需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