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普渡將至,不少民眾都會準備豐盛的供品、金紙款待好兄弟。不過,根據消基會最新抽樣調查,高達8成的市售香品和金、銀紙不符「商品標示法」規範,且「環保金紙」也沒有訂定認證標準。 「三件裡面兩件是進口,反而進口貨都會符合我們的標示,」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表示,抽查的20件祭祀用品中,僅一款香品、三款金銀紙符合標示,其中有四分之三為進口貨品,「我們在管理上,可能是一個缺失或是宣導不夠。」 調查也發現,有標示出成份或材料的產地皆來自印尼或越南,讓消基會就擔心進口祭祀用品的品質良莠不齊,恐造成更多汙染。而政府鼓勵民眾購買的環保金紙也沒有訂定認證標準,都只是業者自己標榜環保,根本無法為民眾把關。 消基會日用品委員會副召集人楊宏宇擔心,若非原始原料製造,其所產生的懸浮微粒、有毒物質、重金屬,恐怕會跟著PM2.5進入呼吸道,「尤其是這些有毒性物質裡面,很多都是致癌性的物質。」 消基會也提醒消費者,應儘量配合政府「集中焚燒政策」,降低對環境和人體的傷害。若難以避免焚燒金紙,也務必保持室內、外通風,以避免燃燒不完全所造成的健康危害。
消基會調查 8成市售香品.金銀紙不符規範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