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斧巡弋飛彈 首波攻擊先鋒

在美國今天的攻擊行動中,戰斧巡弋飛彈以及F117夜鷹隱形戰機,挑起了攻擊先鋒的角色。而這兩樣軍事要角,其實在1991年的波灣戰爭中,就被輔與重任,這次再度上場,也顯示了美軍對其優良功能的信賴。 低於音速的全天候長程巡弋飛彈,戰斧巡弋飛彈,劃破了伊拉克寧靜的夜空,同時也宣告了美國的攻伊大戰正式開打。 具有雷達難以偵測、反制等特性的戰斧飛彈,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導引下,攻擊的精準度更勝以往。而在第一波的攻擊中,美軍先從波斯灣以及紅海發射了至少六枚的戰斧飛彈。攻擊目標則是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市內和南部郊區的幾個特定地點,先行破壞地面掩體的外層。 在第二波攻擊中,F-117夜鷹隱形戰機立刻在經過轟炸的地點,投擲有著「碉堡殺手」之稱的「GBU-28」雷射導向炸彈。GBU-28炸彈的優秀穿透能力,不僅能更突破地表,更可以深入地下隧道,讓意圖藏身的伊拉克官兵無所遁形。 外型類似蝙蝠的F-117夜鷹隱形戰機,是全球第一種具有實戰經驗的隱形戰機,在第一次波灣戰爭期間,就以投彈命中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五的驚人紀錄,名揚四海。 由於美軍在第一天的攻擊中,顯然是想要利用夜色的掩飾,來達到最佳的攻擊成效,因此同樣具有避開雷達偵測特點的戰斧飛彈和F-117隱形戰機,無疑是先鋒的不二選擇。 而根據美國CBS電視台的軍事專家指出,這些先發武器的搭配運用,不但可以先行破壞特定地點的設施,進而徹底瓦解當地可能發動的任何反擊能力,省去大規模無目標轟炸造成浪費和損傷。不過由於這兩種炸彈造價都不便宜,因此軍事專家預估,這三波的攻擊可能就已經花了美國一千五百萬元美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