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傳承修復技術 培育人才保藝術

有藝術品醫生之稱的修復師,在台灣並不多見,其中有一個從義大利回來的蔡舜任,是國內最年輕的專業修復師。今年36歲,不過做這途已經10年 ,回台後成立工作室,培育台灣人才。下周一公視藝文大道節目,將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他。 在台灣廟宇、家族宗祠常見的門神彩繪,其實有許多彩繪大師的作品,但有些年久失修,就被丟棄,而有的修復過後原始面貌也跟著消失,年輕的修復師__蔡舜任,累積他在歐美修復油畫的經驗回台,接到的第一件屬於台灣彩繪的文物就是四扇門神,而且是台灣傳統彩繪大師潘麗水的作品。 ==油畫修復師 蔡舜任== 潘麗水的作品裡面 你會看得到 有這些比較暗褐色的部分 其實那是陰影 你在門神上面很少會看到 做出陰影的部分 這是潘麗水上面的特色 蔡舜任認為,台灣廟宇的門神,不是修成全新的,就是修成破破舊舊的,但在他的觀念,只要文物沒有被不當修復過,修復起來都是漂亮的,因為有時間淬煉的痕跡。 ==油畫修復師 蔡舜任== 所以我們在做這樣修復的時候 其實也不是把西方那一套東西 整個直接帶回來 就開始這樣操作 其實也在慢慢 慢慢認識 台灣這裡文物的需求 修復一扇門神平均需要花八九個月的時間,也需要大量的專注力,才能保有文物的完整,修復師就像藝術品的醫生,在台灣並不多見,因為希望對台灣的文化資產與歷史古蹟有所貢獻,今年36歲的蔡舜任,從一位畫家變成一位修復師,他目前也是國內最年輕的專業油畫修復師,但從事藝術品修復工作已經長達10年,回台後他也成立修復工作室,希望培育台灣的修復人才。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