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鼓勵業者 申請補助發展文創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
文化部以國發基金90億元、委託12家民間公司發展台灣的文創產業,這樣的做法遭到部份人士批評,而部長__龍應台今天參訪了接受補助的三家業者、為這項政策提出辯護。
平均年紀不到三十歲,這群來自交大、台大的碩博士生,用他們科技、新媒體藝術專長創業,這個他們為今年雲林北港元宵燈會創作的變臉貼,成功的成為燈會上最受歡迎的遊戲,在一年多前,宋恆和三位夥伴向當時的文建會申請了圓夢計畫,有了第一筆50萬的創業基金。
==文化部長 龍應台 VS ?式有限公司 宋恆==
他剛說50萬不夠 他要500萬
一開始我們的空間
我們一開始的一些硬體建置
也讓我們有勇氣去做這樣的事情
從事金、銀、珠寶設計七年,洪佩琦和曹婷婷也申請了文創補助計畫,獲得了120萬投入研發生產。
==金屬設計師 曹婷婷==
(這筆錢)嘗試可以
讓工藝品的樣子複製或者不同
為了扶植文創產業,這兩年來文化部透過圓夢計畫幫助了95家公司創業,文創補助了71家業者產品開發、市場行銷,雖然之前文化部以國發基金90億,委託12家創投發展文創遭受批評,不過部長龍應台強調,微型文創才是文化部補助的重點。
==文化部長 龍應台==
創投的那個錢
如果我們文化部不做的話
國發基金就收回去了 就沒有了
所以應該說如果
講到(文化部)經費資源的話
100%都用在做微型的文創
經營有機棉T、生活雜貨已經九年小有名氣的蘑菇設計坦言,到現在還沒開始獲利,對他們來說,他們不想成為無印良品或UNIQLO,但成功模式是什麼,他們也還在摸索。
==蘑菇設計公司 創意總監 張嘉行==
我覺得剛開始
應該要有一些包容性
我們共同去創造
那個成功模式的可能性
將來是不是裡面會有人跑出來
我覺得這還不一定
台灣的文創產業剛在起步,文化部希望透過不同的補助給予這些小型企業鼓勵,讓台灣文創企業能有國際競爭力。
記者陳姝君謝其文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