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二手菸暴露居高不下 哪裡最多?吸菸區難尋?民眾怎麼看【實驗室街訪】

你在街上常常吸到二手菸嗎?國健署調查顯示,去(2024)年室外公共場所二手菸暴露率高達48.9%,最常出現在馬路上、街上、騎樓等戶外通行場所。為了避免二手菸飄散,有些地方設置吸菸區、有些卻撤除吸菸區,吸菸及不吸菸的民眾怎麼看?

台灣《菸害防制法》施行以來,陸續規範大多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菸 。根據國健署「國人吸菸行為調查結果」,室內二手菸暴露率大幅下降至3%左右,禁菸公共場所二手菸保護率已逾9成,但室外二手菸暴露率還是近5成居高不下。

吸菸的民眾分享,吸菸現在跟過街老鼠一樣討人厭,別人經過會遮鼻子,只能盡量閃;不吸菸的民眾則表示,雖然在室外空氣會飄開,但有些人就是對菸味很敏感,遠遠的就可以聞到。

哪裡最容易聞到二手菸?國健署調查顯示,二手菸暴露率最高的公共場所,近3成在馬路、街上、騎樓等戶外通行場所,其餘還有公園、超商前、餐飲店外等等;二手菸暴露率最高的法定禁菸場所則是醫療院所外,有些醫院外有吸菸亭,避免影響到不抽菸的民眾。

北市聯醫外吸菸亭今年底前將全面拆除

針對醫院外設置吸菸亭,國健署菸害防制組長羅素英說明,醫院產權範圍內都要全面禁菸,有些為了吸菸的民眾,在產權範圍外設置名叫「戒菸輔導亭」的吸菸空間區域,也提供相關的戒菸訊息。

吸菸者認為吸菸亭若是拆掉,會影響原本就有限的抽菸空間,代表吸菸的人沒有該有的人權。也有人認為,雖然希望吸菸區近一點,進出照顧病人較方便,不過也要考量設置地點,避免在公車站、學校附近,可以設在比較偏僻的位置。

詢問吸菸亭附近不抽菸的民眾表示,自己不喜歡菸味,但剛經過沒有聞到,可是如果拆掉的話,二手菸隨風飄散,菸味可能更明顯。也有民眾建議吸菸亭可以改成密閉的,煙不要洩漏出來,讓吸菸的人在裡面吸。

擴大禁菸範圍 雙北部分公園設「禁菸鈴」

為了避免民眾在禁菸的地方抽菸,雙北市在部分公園設「禁菸鈴」,按壓後10秒會啟動廣播「親愛的朋友,提醒您,本場所禁止吸菸,違規最高可處1萬元罰鍰」。

有討厭菸味的民眾三不五時在按,但他覺得效果有限,公園涼亭一隅還是會有吸菸者聚集,應該要派員不定期稽查。也有民眾聽到廣播但不知道可以自己去按,不過他表示,知道也不會按,因為吸菸者不見得會認真聽。

對於不抽菸的人來說,二手菸的危害還是存在,不過對於吸菸者來說,規定禁菸的地方越來多,會成為戒菸的理由嗎?

有吸菸者認為,吸菸的人還是會存在,不會因為設立很多禁菸區、糟糕的吸菸環境就不會吸菸。多數吸菸者也透露,台灣僅規定禁菸的區域,很少設置吸菸區,平常都是躲起來抽。

民眾怎麼看吸菸區存廢?能改善二手菸嗎?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長羅素英指出,無菸環境對於二、三手菸保護意識的重視,也希望透過因地制宜,像現行即使是室外,有些縣市地方政府會因民眾需求室外設置吸菸區。

設置吸菸區會減少公共場合抽菸的比例嗎?有吸菸者認為,若大家開始意識到吸菸區的存在,互相影響下應該就不會那麼多人在路邊抽菸。不過也有人認為,會減少一點可是不高,要做得像日本一樣可能還要一段時間。

住在東京的台灣人也分享台日吸菸文化差異,他觀察日本雖然有吸菸區,但有時候會很擠結果大家也都在外圍吸,不過比起一邊走一邊抽,集中在一個區域可能會好一點,也能避免亂丟煙蒂。

室內吸菸室須有負壓獨立空調、防火建材

根據《室內吸菸室設置辦法》只有旅館、商場、餐飲店等消費場所,以及老人福利機構可以設置室內吸菸室,除了面積限制、獨立隔間,還要有負壓的獨立空調、防火建材,每2年更新檢查合格證明。

台北市一家設有室內吸菸室的咖啡館創辦人董鼎禾估計,吸菸室負壓系統、裝潢,以硬體成本建置來說大概四五十萬,但他認為,戶外吸菸區還是會熏到經過的人,因為不想歧視抽菸的人,在自家咖啡館設置室內吸菸室,希望吸菸和非吸菸的人有同樣喝咖啡的品質。

不吸菸者林小姐表示,因為抽菸的人還是有一定比例,怎麼樣在顧及不抽菸者的健康利益之下,同時顧及另外在抽菸的人,確實是禁菸政策的兩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