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AI竄改電影同志情節 外媒:抹滅多元性別危險信號

澳洲電影《永遠在一起》9月在中國進行特映,片中一對男同性戀結婚畫面卻被用AI修改為異性戀,引起關注。《南華早報》引述中國影視業人員及學者看法,認為中國不當使用AI竄改電影內容,是傳達抹滅多元性別的危險信號。

中國現行法規規定,所有電影上映前都須經過審查,來自澳洲的驚悚電影《永遠在一起》(Together)因片中含有裸露、身體融合、同志婚姻等元素,發行商在中國上映前就預先修剪影片,以符合審查標準。

不過該片9月在中國進行特映時,部分畫面仍遭中國方以AI竄改,例如片中的男同志婚禮畫面,其中一名男性角色即被AI修改為女性,隨即引發大量批評,電影也因此暫緩在中國正式上映。

《南華早報》7日報導該電影引發的後續效應,並引述不具名中國影視業人員說法指出,中國使用AI竄改電影畫面的方式,已經超出審查範疇,且傳達出會故意扭曲,並抹殺多元性別群體代表性的危險信號。

報導指出,中國為了讓電影符合監管機構的社會規範與公共道德,修改電影場景與情節是很常見的行為;而遭到修正的內容通常會涉及同性戀、裸露、性、暴力、藥物或宗教等敏感議題。

這並非中國首次出手修改外國電影,獲得4項奧斯卡獎、講述皇后合唱團主唱佛萊迪墨裘瑞(Freddie Mercury)生平的傳記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2019年在中國上映時,男主角展現出同性戀傾向的片段就全部被刪除。獲得7項奧斯卡獎的《奧本海默》在中國播出時,女演員裸體畫面也被後製改為身著連身裙。

英國新堡大學教授余瓊(Sabrina Qiong Yu,音譯)則向《南華早報》表示,《永遠在一起》在中國遭修改後上映,除衝擊電影真實性、觀眾知的權利,以及多元性別遭抹滅等道德議題外,利用AI改變演員外觀是比較新的手段,且未來可能會更加普遍。

《南華早報》 指出,雖然同性戀20多年前就已不被歸類為精神障礙,但中國當局仍加強推廣傳統價值觀與社會一致性,多元性別族群常因此遭受污名化。《衛報》報導也認為,中國政府雖然對於同性戀採取不支持也不反對立場,但在主流影視作品中,仍很少出現同志情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