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非觀光,很多遊客不會錯過觀賞黑腳企鵝,又名非洲企鵝的黑腳企鵝,平均身長為70公分,模樣嬌小可愛。不過根據自然保護組織的統計,黑腳企鵝的數量已經驟降達97%,每年平均以約8%的速度持續減少中,原因之一是牠們的主食沙丁魚與鯷魚遭到過度捕撈。專家警告,如果不立即採取積極措施,黑腳企鵝恐怕在10年內就會消失。
在南非開普敦東方100公里處的斯托尼角,是黑腳企鵝的棲息地。模樣嬌小可愛的黑腳企鵝,目前正因為環境因素與糧食短缺而面臨滅絕的危機。根據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的統計,1920年黑腳企鵝數量超過100萬對,如今可成對繁殖的企鵝數量剩下不到1萬對,銳減達97%,每年還以8%的速度持續減少中。
俄國遊客克萊瑪說道,「我無法想像人類的行為,會對這個曾經龐大的物種造成如此嚴重的威脅。」
目前黑腳企鵝僅有的28個棲地,集中在南非和納米比亞,南非海岸鳥類保育基金會的人員持續協助企鵝繁殖。他們用樹枝增強庇護環境並放置人工巢穴,幫助企鵝抵抗掠食者、大雨與酷熱,也協助收治受傷企鵝或遭遺棄的企鵝寶寶,負責治療與餵食,之後再野放回大自然。
南非海岸鳥類保育基金會復育員辛曼表示,「許多送來的企鵝都有受傷,通常是鯊魚、海豹攻擊,或者被漁網纏住,有些甚至是極度營養不良,幾乎餓壞了。」
復育團體指出,黑腳企鵝的主食是沙丁魚和鯷魚,但這些魚種遭到過度捕撈,讓黑腳企鵝面臨食物危機。南非兩大保育團體提起訴訟,3月傳來勝訴的好消息,讓政府和漁業界達成共識,在6個最重要的企鵝繁殖地周邊設立禁止捕撈區,每個禁漁區向外延伸約20公里,確保企鵝在繁殖季節有足夠的食物來源。
南非海岸鳥類保育基金會經理史丹德指出,「這些雛鳥顯然沒有經驗,剛下海時捕食能力很差,存活率不到50%。」
保育人士也呼籲,除了設置禁漁區,還必須限制沙丁魚與鯷魚的捕撈數量,才能確保黑腳企鵝物種的長久存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