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卵石成砂石盜採目標
美濃農地上,一個深邃的埤塘,訴說著過去盜挖故事。在過去缺乏砂石的年代,高雄美濃與屏東里港交界的農地,地下的卵石成為不法業者覬覦的目標,偷偷挖成一處處大峽谷,一些後來慢慢注滿水源,就形成眼前的埤塘。
美濃居民黃森蘭拿著保存了二十年的橡膠圈,那是他從盜挖地點取出的廢棄物,做為環境被破壞的證物。盜挖農地十多年前漸漸消失,認為原因是八八風災發生,砂石來源變得充沛。
盜挖完又被非法回填廢棄物
過去因為盜挖形成的大峽谷,大大小小約有五十多處,陸續發生盜埋回填廢棄物的情形。最近爆發新案件,有業者買地盜挖卵石,再盜埋廢棄物,還有地主為了牟利,接受盜埋廢棄物。
目前檢警查獲,約有六塊農地被盜挖盜埋,現場充斥大量回填的建築廢棄物,但是底下還埋著什麼,必須進一步挖掘調查。這些事件引發各界關心,民代、官員紛紛來到現場,想追查事件真相。(相關新聞:橋頭地檢署赴美濃稽查農地 盜採砂石案疑為集團犯案)
農民蕭先生,種有稻米和香蕉,但是隔壁農地遭到盜挖,挖出20米深的大峽谷,造成他的稻田將近四分之一崩塌。更麻煩是,水圳因此毀壞,讓下游農地無法灌溉。他從四月就開始紀錄挖地影像,同時報案,但是由於是私人整地,無法阻止。
盜挖盜埋案件,不只造成農地毀損、水源中斷,更大的危機是一旦有污染,擔心會影響到高雄居民的用水。
環團批政府雖有監測 但缺查報能力
針對農地盜挖盜埋案件,內政部利用衛星,長期進行國土變異點的監測,一旦發現農地有大面積挖掘、填埋等重大改變的變異,就會通知地方政府追查。美濃的案件,檢警進行查緝,已經收押一些嫌犯。市府希望修法,加重刑責。監督的民代,希望能追查到底,抓出幕後黑手。
立委與環團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指出政府針對美濃盜挖盜埋事件雖有監測,但缺乏查報能力。
高雄馬頭山遭偷倒有毒廢棄物 超過半年仍未清
一些早期發生的盜挖盜埋案件,也趁這個時刻,出面呼籲社會大眾關心。
今年二月,高雄馬頭山遭到偷倒廢棄物,驗出有害物質。市府要求違法業者清除,至今超過半年未清,只是用帆布罩著,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希望政府能出面清除。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黃煥彰老師,播放過去影像資料,指出2013年台塑在麻豆魚塭,填埋大量不合法石灰。整整12年,法院已經判定副產石灰不該填埋農地,但是至今仍未清除。(延伸閱讀:再利用的真與假-魚塭養出廢棄物)
面對層出不窮的盜挖盜埋案件,環境部說明將進行修法,加重犯罪刑度。但是回歸問題根源,如果有充分的砂石來源,是否能降低盜挖誘因?如果有完善的循環利用制度,是否就能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圖卡故事】 台南麻豆魚塭廢棄物堆置12年
延伸閱讀》農地盜挖大追擊|從盜採砂石到回填有毒廢土的黑幕
郭志榮、葉鎮中、張光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