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號」仍處測試階段 推手黃曙光請辭國安會諮委

國造潛艦「海鯤號」還在測試階段,但是主要推手黃曙光這時以家庭因素為由,請辭國安會諮詢委員。有學者認為,黃曙光的階段性任務已完成。但由於「海鯤號」海測,確定無法如期在9月達成,外界認為這時請辭,有負起政治責任的意味。

國造潛艦「海鯤號」仍在測試階段,不過總統府證實,主要推手黃曙光請辭國安會諮詢委員一職,人事令10月1日生效。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說:「黃諮詢委員因為家庭的因素,向總統請辭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一職,總統幾經慰留,最後勉予同意。」

黃曙光2016年晉升海軍司令,任內處理包括潛艦原型艦合約設計、細部設計、造艦等作業。2021年退伍後,接任國安會諮委、潛艦國造召集人;但在2024年,海鯤號「泊港測試」最後階段時,辭去召集人身分,如今再請辭諮委。

學者認為,他的階段性任務已完成。

國防院戰略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分析,「爭取到友盟國家提供紅區裝備,對潛艦來講是最重要的關鍵裝備的部分,因此黃曙光先生,他已經完成階段性的任務。」

由於目前「海鯤號」僅完成3次海上「浮航」測試,難度更高的「潛航」測試等尚未啟動,海測確定無法如期在9月完成,外界認為黃曙光此時求去,有負起政治責任的意味,也為預計11月交艦的「海鯤號」投下變數。

台船副總經理周志明說:「近期應該是會做最後一次潛浮航的所有完整的測試,那後續之後的海測會由淺到深,那安全把它順利地完成最重要,如果交艦真的有超過11月,我想合約上面都有相關的規定。」

台船表示,下一次浮航將驗證海鯤號具備潛航條件,會在安全考量下,按部就班完成後續規劃。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指出,「想辦法把東西擺上去以後,再來想辦法整合,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困難,而且高風險的這整合的問題,我在猜大概一直在困擾著這個專案。」

出身潛艦體系的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則認為,我國當前面臨系統整合困難的問題,但仍希望投入鉅資的國造潛艦,能順利成為防衛力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