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今(26)日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今(2025)年上半年出現經濟大幅成長,不過用電卻出現負成長1.1%,因此預估未來10年電力需求,平均年成長率將大幅下調到1.7%,並強調對未來高科技產業用電與擴廠需求都有納入評估。
電子大廠24小時維持高效能運轉,台灣被視為半導體產業大國,供電狀況也備受關注,經濟部26日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對未來10年用電需求評估,從去(2024)年預估年成長2.8%,今年則大幅下修到1.7%。
台電副總經理蔡志孟說道,「半導體用電的成長,大概將近是幾%有不到10%,但是它確實是穩定的成長,傳產平均衰退的比率,有從2%也有到5%,甚至有些高達快將近10%。」
經濟部表示,2025上半年AI蓬勃發展經濟成長率為6.75%,但整體電力消費,相較去年同期減少1.1%,是史上第一回出現相反狀況,是否短期現象還要觀察。能源署強調,對於未來半導體產業擴廠期程與重大AI新興產業投資發展等,用電需求都有納入評估。
經濟部能源署代理署長李君禮表示,「大的電力用戶它要申請用電之前,一定是它在建廠之前就要跟台電公司申請說,我3年以後或5年以後,我要蓋廠需要多少電,那第2個方法是我們由產發署那邊,它對於企業的了解,有沒有新的設廠的計畫。」
日前,台電因機組故障,官網一度亮起「供電警戒」橘燈,但台電也強調2025年用電高峰已趨緩,夜間備用容量率可達到14.2%。另外,經濟部也納入台電公司與民營燃氣發電計畫,預估10年內燃氣機組供給淨增加12.2百萬瓩。
中央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梁啟源指出,「麥寮有沒有辦法?如果接收站,在那麼短的時間蓋得起來嗎?還有有幾個空白的電廠還在,那麼大的量,我想這些都是一個可能不是那麼清楚的電廠。」
另外,經濟部同時也宣布興達燃氣新1號機,已經收到高雄市府公文同意重啟,也評估屬於短期影響,明(2026)年夏月供電依然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