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信義區地下停車場出現山羌,民眾在直播時拍到,趕緊通報動保處,山羌被捕捉後由動保人員載到山區野放。有專家指出,保育觀念變好、天敵又減少,山羌有增加趨勢,不少農民通報作物遭到山羌破壞,「人羌衝突」存在隱憂。
台北市民楊文仁形容,「山羌的走法是跳的、跳的、跳的,就跟卡通一樣。」
民眾楊先生22日下午2時許在地下停車場直播中,原以為出現在鏡頭裡的動物是貓或狗,沒想到竟然是野生動物。
怪機絲Ggs臉書粉絲專頁貼文指出,「這是山羌,野生動物。」
山羌沿著牆壁躲人,受驚嚇時還跳得很高,楊先生趕緊通報動保處,才在車底下找到,經過一番功夫,動保人員總算抓到。楊先生說很擔心山羌沒抓到,逃到馬路上會命喪輪下。
台北市民楊文仁說:「如果衝出去,以牠那種速度,我估計那個騎機車的啦、開車的啦,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被牠嚇到,老實講怕路殺。」
北市動保處評估山羌狀況不錯,隨後帶去野放,其實3年來已接獲民眾通報有山羌約80件,研判與靠山邊有關,更呼籲民眾,山羌很膽小,遇到時千萬別自己抓。
台北市動保處隊長林庭君表示,「山羌是一種只要被嚇,就會很容易死掉的動物,所以其實就是盡可能地不要太人為的接觸,對牠們來說都是很可怕的,打電話到1959動保專線。」
淺山包圍,位於東湖的公視也曾有山羌造訪、進入餐廳,通報動保處捕捉;基隆也有民眾拍下山羌跑到公寓樓梯,十分緊張,逃脫速度非常快。專家指出,山羌跑在都市與人狹路相逢機率提高,主要是數量變多了。
野聲環境生態公司研究員林宗以指出,「會吃牠的像熊鷹啦,然後一些小型食肉目,牠的天敵就相對地比較少,牠的繁殖力強,加上獵人的數量其實是消退的。」
山羌已從保育類降級為一般類野生動物,專家表示,聽過有機農民抱怨,山羌進入田區吃食作物,蓋1公尺高的圍籬也擋不了,認為繼獼猴數量增加、人猴衝突頻傳,山羌應是下個物種,人羌衝突恐成未來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