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署日前接獲情資,發現一艘柬埔寨出港的「三無」漁船,不但懸掛我國旗幟,也沒有開啟船舶識別系統,結果登檢調查,發現船上有超過718公斤海洛因等各式毒品,總價值超過15億,包括中國籍船長和3名船員,全部移送偵辦。
在貓鼻頭西南方約128浬的公海海域,我國海巡人員發現可疑船隻,即便多次鳴笛示警,但對方不只蛇行、加速逃逸,甚至衝撞我方艦艇。
海巡人員當時說:「船長,你要跑去哪?停船啦。」
緊追長達1小時,海巡人員找到機會迅速跳上、喝令對方停止動作。13日發現的這艘外籍漁船,不僅關閉船舶識別系統,更刻意懸掛我國國旗,一查才發現是艘從柬埔寨出港的「三無漁船」。
海巡人員詢問船員,「這什麼?(不知道。)這叫大麻,少來這套,所有東西都給我清出來。」
船上4人通通都是中國籍,一問三不知,但甲板上外觀相似的防水手提袋足足有48袋,調查發現,光是二級毒品大麻就超過472公斤、一級毒品也有209公斤,市值突破15億。
海巡署偵防分署副分署長劉志慶表示,「查緝的過程堪稱戲劇性,我們原本是要抓偷渡,結果抓到毒。」
海巡署偵防分署台南查緝隊副隊長許哲理指出,「台灣畢竟是毒品的輸入國,像這類的毒品來源還是屬於東南亞,中國大陸這部分也是會有運輸的狀況,但是以這個案子來說,因為它從柬埔寨出港,那船上有那麼大宗,所以其實基本上我們初步判斷,它是『母桶』的一個狀況。」
海巡署已經報請台南地檢署擴大偵辦,並溯源追查。但專家也點出,目前想攔截海上毒品,在情報掌握、密窩密艙的調查以及執法強度,恐怕都面臨挑戰。
中央警察大學水上警察系副教授葉雲虎認為,「即便你掌握那個船舶的方位,你要上去查的時候,不知道說哪邊有密窩或密艙,都是叫瞎子摸象,所以說就是很仰賴執法者的經驗,怎麼樣運用我們的強制力,包括最後不得已的武器行使的問題,一直以來都很困擾我們。」
專家認為之前「金門0214事件」,已讓前線的海巡人員備感壓力,呼籲政府應讓《海巡器械使用條例》更接地氣,希望從人員訓練、裝備提升、到法制面,都能有完善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