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全民國防手冊增資安示警 首批5千本全台定點式發放

國防部今(16)日正式發布新版全民國防手冊,內容包含新增部分中國製App涉個資外洩風險示警、強調投降是假訊息、發現疑似軍隊活動就儘速離開,以及遭遇天災或軍事侵略時的應變方式等。首批預計印製5千份實體手冊,將在全聯以及辦理各項演習時採定點式發放。

國防部16日召開新版全民國防手冊說明會,是繼2023年推出「全民國防應變手冊」後,時隔2年再度發布新版國防手冊。此次手冊主題為「當危機來臨時:台灣全民安全指引」,希望推廣「有準備更安全」的行動理念。

國防部指出,首批預計印製5千份實體紙本手冊,會在各項演習時,以及北、中、南的全聯以定點式發放,後續再視民眾反應進行檢討規劃,中英文手冊電子檔及全民安全指引網站皆已公布,民眾可自行上網瀏覽。

新增資安示警、強調「投降是假訊息」

此次全民安全指引手冊新增針對中國資安的示警訊息,針對部分中國製App,如DeepSeek、WeChat、TikTok(抖音)及小紅書等,皆明確指出可能涉及個資蒐集風險;具備攝影功能的中國品牌設備,如監視器及影像感測器,也可能導致隱私外洩。

相較2年前發布的手冊僅在內文提及,最新指引以大字方式強調,倘若台灣遭受軍事侵略,任何有關國家戰敗或政府宣布投降的訊息,都是假訊息;並提到境外敵對勢力可能透過假帳號或在地協力者發布深偽影片,斷章取義、散播陰謀論等。提醒民眾秉持「3不1要」原則,不製造、不輕信、不轉傳相關訊息,且要進行查證。

最新的全民安全指引也包含緊急避難包準備教學、聽到警報時該如何處置、守護資安注意事項、遭遇天災或軍事侵略時的應變方式,以及如何獲取資訊及民生必需品等內容。

此外,手冊中有一獨立章節「守護家園」,則是告訴民眾如何加入民防團隊或協助救災工作。

刪除敵我識別教學章節

而在2023年版的國防手冊中,原有教導民眾識別我軍與敵軍服裝的章節,此次新版指引則指出,一般民眾可能因距離、環境等因素,難以明確辨別敵、我軍身分,而敵軍也可能偽裝成我軍,因此鼓勵民眾在發現疑似軍隊活動時,應儘速離開該危險區域

另外,2023年版手冊列出戰時若遭逢網路或通訊中斷,可透過哪些廣播電台得知最新訊息,並標上各地區電台FM及AM頻率;新版手冊則未列出台灣本島的電台AM頻率。

圖左為2023年全民國防應變手冊內容,圖右為最新的台灣全民安全指引。

說明會上有媒體詢問,自救教學影片等在手冊中以QR code呈現,若遇斷網情況要如何使用?對此國防部回應,相關指引屆時仍會透過廣播傳達,手冊中也記載8支政府電話專線,不會受斷網影響;手冊也有離線版PDF檔案可供民眾下載使用。

國防部強調,現在公告國防手冊就是希望告訴民眾,平時就要做好準備,當危機來臨時,才不會不知所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