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2025)年7月,台北市65歲以上長者達到58萬人,超高齡社會來臨,而台北市政府2017年和文化大學合作,在陽明老人公寓推動「青銀共居」政策,每學期招收最多8名學生,每月租金僅3000元。但至今處於試辦狀態,且目前只有3名學生居住中,也被質疑「青銀共居」政策形同停擺。
92歲的黃珠阿嬤開心展示自己手作的娃娃、流沙畫,每樣都是她住在「陽明老人公寓」5年來從「青銀共居」學生身上學會的成品。
陽明老人公寓住戶黃珠說,「很好啊,他們都會教我們一些東西,因為我們老人以往做的,跟他們年輕人當然是不一樣啊。」
因為距離文化大學走路僅10分鐘,北市府2017年起在這裡推動「青銀共居」政策,每次招收最多8名學生,每人每月租金只要3000元,但需提供20小時的服務時數,可以自由規劃項目,像是陪伴長者採購、教流行舞蹈或是一起做甜品。
青銀共居學生廖宥婕表示,「我會在廚房遇到他們,跟他們一起煮飯、分享我們的廚藝,然後有些爺爺奶奶很熱心,他會分享他的菜跟肉給我們,甚至他會教我怎麼煮飯,我覺得這是個在外面得不到的一個很有趣的經驗。」
然而「青銀共居」至今仍處於「試辦」狀態,且在疫情後學生遷入狀況下滑,目前只有3名學生居住中,被質疑政策形同停擺。
陽明老人公寓主任陳淑芬回應,「今年也開始在Dcard上面有PO這個招生的訊息,那確實也有一些迴響,我們也會再增加媒體曝光的管道。」
台北市社會局老人福利科長趙佳慧表示,「我們現在社會住宅也有很多類似像是青創戶,也許可能之後我們就是會用一些投件方案設計的這個概念,看看大學生們願不願意跟老人家來做一個交流。」
北市社會局回應,由於長者居住選擇越來越多元,未來會持續在各場域實現「青銀共融」。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照系系主任陳正芬指出,「我本來就不覺得『青銀共居』,它就是一個在某一個老人公寓試辦的概念,他其實應該是比較普及性的部分。」
學者則指出,台北市高齡者自有房屋的比例相當高,建議北市府應從此特性規劃,鼓勵長者改裝房子出租給學生等政策,思考如何增加政策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