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捷運補助遭砍650億 政院:統籌稅款已增4千億

《財劃法》爭議持續延燒,除了中央地方互槓,民團上午召開記者會,批評法條中公式的嚴重錯誤,導致各縣市統籌分配款出現嚴重落差。

《財劃法》相關爭議持續延燒,民團上午召開記者會提出批判,世代共好協會理事長張育萌指出,該修法因為法條中公式的錯誤,導致各縣市統籌分配款出現嚴重落差,更讓地方財政平白蒸發數十億元,造成百億等級的財政黑洞。

世代共好協會理事長張育萌指出,「地方縣市的19縣市、本島19縣市,通通寫成22縣市,他全部都包含了離島的3縣市,也就是本來的離島保障根本就會變成離島懲罰。」

民進黨嘉義立委蔡易餘則為農業縣請命,主張將分配權重的財產稅成長率改為農地比例,藉此守護台灣糧食安全,也公平反映農業縣市實質貢獻。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認為,「就把這10%變成農地比例,那這個切換起來,至少對於守護台灣的糧食安全,對於所謂的偏鄉才是最卑微的一點點的提高而已。」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現在要修的只是16條之1,有關於離島的部分,我們黨陳雪生委員他已經有提案了,那這個來推,大家如果有共識很快就推過了。」

中央地方也持續互槓,針對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凌晨在臉書發文指出,假設台北市明(2026)年捷運建設要自付60億,蓋10年付650億元,但這10年台北多拿的統籌稅會超過4000億元,相信可以妥善規劃使用。

北市府回擊,行政院第一次公開承認要砍北市650億,市府與市民完全無法接受。

北市府副發言人蔡畹鎣回應,「這紙公文砍的不只是台北的捷運建設,更波及高雄等各市,發言人這個巴掌難道是要打在陳其邁市長的臉上嗎?」

蔡畹鎣認為,行政院持續「左手給、右手扣」的手法,繼違法統刪一般性補助款、惡修黑箱補助辦法以來,還將一向由中央支出的校園電費補助、公園路燈電費補助變要地方付,相信社會大眾都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