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政府和南方澳進安宮舉辦的2025年蘭陽媽祖文化節活動,將會在9月26至28日,一連3天舉行海、陸遶境,但審計室也檢討,這活動每年花千萬預算,已經要第6年了,但都沒有訂定指標來評核效益,而民眾對活動的反應也很兩極。
媽祖神像抬進宜蘭縣政府大廳,2025年蘭陽媽祖文化節一連3天舉行海、陸遶境,縣政府在縣府內拜媽祖,宣傳活動3大核心亮點。
不過活動從2019年開辦至今,每年都花費千萬元預算,遭審計室檢討未訂定量化績效衡量指標。
宜蘭縣政府民政處長張謙祥表示,「在有限的經費之下 ,來辦理這樣的一個活動,我們從這些坐船的人數、用餐的人數以及在各個地方會香的人數,這樣做一個保守統計,至少有10萬人次的參加。」
縣政府表示,媽祖文化節每年參與人數保守估計有10萬人次,且每年都在增加,今年就邀請雲林太平媽以及號召全國的護駕君,參與人數會更多。
不過,地方對於媽祖文化節的舉辦反應兩極,縣政府3年前自行統計的滿意度為7成5,審計室認為有精進空間。
宜蘭縣民李先生認為,「活動帶動我們宜蘭的經濟,發揮媽祖的文化。」
文史工作者林正芳表示,「無論如何在民眾的感受上,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的感受上,政府辦媽祖遶境都是不公平的。」
有文史工作者認為,我國是宗教自由國家,由公部門編列經費支持特定宗教,對其它宗教是不公平的,媽祖遶境應回歸民間自發性辦理,且補助時間一久,民間就會失去募款能力等自發性力量;回歸民間自主,縣政府有規畫交由民間自行籌組協會,辦理媽祖文化節,但至今沒有具體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