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波罷免案落幕後,總統賴清德在社群平台發文感謝公民的力量外,也表達期待朝野政黨攜手努力,團結向前。多家外媒也相當關注,《紐約時報》就分析,大罷免以失敗告終是賴政府的「民意警鐘」,日本共同社則指出,賴政府未來將面臨在野勢力持續杯葛,施政之路更為艱困。
首波罷免案結果底定後,總統賴清德在社群平台發文感謝公民的力量外,也表達期待朝野政黨攜手努力,團結向前。
而多家外媒也相當關注,《紐約時報》就分析,大罷免以失敗告終是賴政府的「民意警鐘」;日本共同社則指出,賴政府未來將面臨在野勢力持續杯葛,施政之路更為艱困。
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認為,「國民黨這一次,他有辦法撐過這一關之後,絕對會對賴清德政府進行焦土政策。」
匯理國際政策諮詢集團董事長譚耀南指出,「民進黨要接受現在是少數總統的現實,那麼這個政治現實,最起碼在2028年之前都不會改變。去思考人民在這段時間所反映出來的憂慮、不滿還有擔憂的地方。」
專家呼籲,總統賴清德須體認朝小野大的現實,適度的朝野和解有其必要,也要深切檢討如何與人民溝通。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認為,「在賴清德針對國民黨、針對民眾黨,我覺得他的確是應該有一個機會,把他的這個對於藍綠的這種鬥爭,包括去認為說藍的一定就是親共的,把那個論述放軟。」
學者認為,賴清德或許應思考對在野政黨釋出善意,以避免台灣社會持續對立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