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台軍事威脅不斷,台海成為各國關注焦點之一。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克拉克(Ronald Clark)認為,在多國不間斷監控台海下,中國很難執行跨水域作戰。內政部今(30)日則是公布防空避難指引,當防空警報響起,民眾要優先進入地下室或防空疏散避難設施,如果面對爆炸威脅,則應該要立刻趴下,並且保護頭部。
總統賴清德30日主持將官晉任授階典禮,強調面對多變的國際局勢跟敵情威脅,會加緊國防改革腳步,建立有效捍衛國家主權、民主自由的可恃戰力。
總統賴清德說:「今(2025)年7月是我們的國家團結月,我希望透過漢光演習和城鎮韌性演習的驗證,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現,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和能力。」
面對中國軍事威脅和台海緊張情勢,除了台灣持續強化國防量能,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克拉克分析,在多國不間斷監控台海的情況下,中國很難執行跨水域作戰。
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克拉克上將表示,「我們正在談論的是,有關於敵人必須跨越一段長達80英里的海峽,而這片海域如今正被全球多國不間斷地監控,並合作嚇阻敵人(中國)發動行動。」
專家分析,包含美日等國在共軍可能犯台的相關情報上會跟台灣共享,掌握中國可能攻台徵兆,即時因應,一定程度上達到嚇阻共軍的效果。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表示,「透過比如說雷達或影像情報衛星,甚至所謂的外離島的監聽站來監聽,共軍地面上部隊有沒有集結,其實取得這一點點的預警時間來講,對我們國軍的生存是會有所幫助的。」
由於全民防空演習7月15日開始,陸續在中部、南部、北部、東部跟離島登場。內政部公布防空避難指引,說明避難位置選擇、防護姿勢跟行動指引等3大面向;當防空警報響起,民眾應該要優先進入地下室或防空疏散避難設施,如果面對爆炸威脅,則應該要立刻趴下,並且保護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