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少子化趨勢,教育部日前核定115學年所屬國立高中與私立高中每班人數再減1人,國立高中每班上限33人、私立高中每班43人,引導學校精緻辦學。
位於台北市的國立師大附中向來是基北區的明星志願,過往一個班40幾名學生,但隨著少子化逐步下修每班人數,目前113學年每班人數上限35人。
國立師大附中教務主任柯冠銘指出,「在這幾年我們每年也都有逐步下修,老師上課的時候負擔也會比較小一點。」
因應少子化,教育部在114到115學年,2學年每班班級人數都調降1人,今(2025)年8月開始的114學年國立高中每班上限34人、私立高中每班44人;明年8月起115學年國立高中每班上限33人、私立高中每班43人,其中竹苗區因新興人口成長維持不變。
師大附中表示,將研議向教育部函報,115學年再調降班級人數的需求。
國立師大附中教務主任柯冠銘回應,「加上外加的、派外的,特殊生還有原民和身障,加上去之後的人數還是會比上限會稍微多一點。」
特殊生和其他外加名額,導致少數都會區的高中很難做到真正減少班級人數。全教總肯定教育部朝精緻教育去推動,但就目前招生情況與高中特殊生安置比例提升,仍應設定逐年調降班級人數的目標。
全教總副秘書長兼高中委員會主委巫彰玫認為,「今年的高一其實35人以上的國立學校班級數占比大概只有1成多而已,事實上能夠達到35人的班級數是很少的,所以事實上他本來就是有調降的空間。」
不過教育部表示,116學年是龍年,國中畢業生22萬3000多人,接著5學年在20萬人上下,必須考量學生數回升所需規模並維持各就學區就學機會率,不宜提前進行全國性大規模班級人數調降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