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25)年4月中陽明山小油坑起火,4.5公頃面積受損,國家實驗研究院完成內部調查,表示引發火災的其中一支空氣品質感測器,在去年8月也曾起火,但廠商延誤更換安全性較高的鋰鐵電池引發意外,國研院除了懲處內部同仁,廠商也同意支付賠償金。
陽明山小油坑周遭火勢延燒超過5個小時,消防人員疲於奔命,更出動直升機協助滅火,這場發生在4月14日的大火,矛頭指向國家實驗研究院的空品感測器。
經過內部調查,確認其中太陽能供電模組的鋰電池去年8月曾起火燃燒,早該更換為安全性更高的鋰鐵電池,但廠商拖延未換。
國家實驗研究院主任秘書邱佳松說明,「運送上有相關的一些原因,所以有稍微延誤,
發生這個事情的時候,其實同仁裡面應該要有比較積極的作為,那相關的賠償,廠商這邊會來做賠償金的支付。」
生態無價也難計價,此次火災受損面積約4.5公頃,8成芒草、2成箭竹林,不做人為復育,只能等待重新恢復生機。陽管處表示,生長期間能做的就是監測復原進度,另外再加上步道受損、器材損壞等,目前初估賠償金額約上百萬元。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黃秀萍指出,「那監測的部分這個有一些設備,然後還有就是監測的部分將近1年,大概也要2、3個月開始枝枒會冒出頭啦。」
提到空品感測器,立法院也關切環境部底下的空品監測設備,環境部表示,與國研院的感測器類型不同,全國約有1萬座、分布18縣市,由地方環保局維護運轉,目前已請地方巡查中,環境部表示,設備的溫度資料可回傳,若電池過熱,系統會通知管理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