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的主角小丑魚「尼莫」,收服了許多影迷的心。而現實生活中的小丑魚也相當神奇,英國研究人員發現,隨著海水溫度升高,小丑魚竟然會自動縮小他的體型以節省能量。這也是第一次在成年的珊瑚礁魚類身上,發現這種適應環境的本能。
電影《海底總動員》捧紅了動畫角色尼莫,讓俗稱「小丑魚」的它,可愛的橘白斑紋,成了水族箱裡的熱門觀賞魚類。
小丑魚是一種熱帶海水魚,學名是「海葵魚」,它很喜歡與海葵共生,因為海葵會分泌毒液來保護小丑魚,小丑魚則幫海葵清理廢物,並不時帶來食物與海葵分享。
研究人員經過半年觀察後發現,小丑魚竟然自帶1種以往從沒被發現的「特異功能」。
英國新堡大學熱帶海洋科學系露格博士說明,「幾次的測量後,我們開始感到困惑,我們不斷檢查測量是否有誤,結果真的是這些魚在縮小。我們真的很驚訝,因為多半脊椎動物的成長是單向的,他們可能在某個階段就停止成長,但不會倒退變小。有些脊椎動物確實會這樣,但還是相當罕見。」
研究人員在134隻觀察的小丑魚當中,發現有101隻會在海水溫度高於平均值約4°C時,自動縮小自己的身體,就像進入了「節能模式」,好適應環境變化。
露格博士指出,「可能因為氣溫升高、食物變少,體型較小的個體在覓食或進食方面效率更高,所以變小有幫助,因為可以節省能量。」
身體小、吃的東西也會較少;體型小,吸收水中氧氣的效率也會較高,可以看出小丑魚面對氣候的變化,生存能力超強。
除此之外,它們也有群體關係和嚴格的體型階級,像是在同一個海葵社會中的「繁殖對」,通常雌魚會較大、雄魚則比較小,這是大自然設定的配對模式,為了生殖成功,雌魚跟雄魚之間還得互相協調體型。
露格博士表示,「不是所有魚類都適合這類研究,小丑魚是很理想的研究對象,因為牠們不會離開海葵,而且身上有明顯的條紋,可以很容易辨識與重複測量。」
研究人員還想進一步了解小丑魚縮小,這個生理過程的背後是食物不足、海水溫度,還是有哪些荷爾蒙在影響。此外,全世界有28種海葵魚,必須擴及其他種類才能知道,是否只有長得像尼莫的小丑魚,才具備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超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