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雙方的關稅談判,在日內瓦當地時間10日正式展開,目前雙方均未透露談判內容,不過美國總統川普則在社群發文,表示美中進行非常好的對話,協商全面重啟關係,已經「取得巨大進展」,雙方預計在11日繼續對話。根據彭博報導,川普團隊將大約20個合作夥伴列為初期貿易談判重點,台灣名列其中。
關稅戰僵局出現重大轉機,美中關稅談判在10日瑞士日內瓦正式展開,外媒也目擊,兩國代表團人員進出瑞士常駐聯合國大使官邸附近。根據了解,美方談判代表是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中方則派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等高級官員。
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認為,「美方一定是極限施壓,所謂不錯的話,就是中方下跪就這麼簡單,美方這次是強硬到底。」
美國總統川普也在同日晚間發布貼文,表示美中進行非常好的對話,協商全面重啟關係,更是在文末表示取得巨大進展。雙方預計在11日繼續對話,目前都未透露談判實際內容。不過先前川普曾在社群平台拋出,對中國課80%關稅的構想。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認為,「美國的要求,或許需要中國把關稅降到更低,如果要中美之間的貿易關係有點恢復到比較正常的情況,那關稅的稅率如果超過50%,可能就沒有辦法達成。」
不過關稅政策衝擊恐怕先一步到來,全球債券投資巨頭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近日示警,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急遽升高,恐引發停滯性通膨的惡性循環。學者也分析,美國民眾的超額儲蓄,已經在疫情後由正轉負,家庭負債嚴重,如果關稅衝擊物價再漲,影響範圍大。
吳大任表示,「對台灣的影響就是投資可能會下降,因為未來投資主要的地方是在美國。」
學者示警,如果美方經濟陷入停滯,台灣出口商品、廠商赴美投資恐怕也會受衝擊。目前根據外媒報導,川普執政團隊將大約20個合作夥伴,包含美國主要出口國或是較小經濟體,列為初期貿易談判重點,台灣名列其中,各界持續關注最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