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拂曉空襲結束之後,印度軍方在新德里舉行記者會,宣布掃蕩了9個地點的「恐怖分子基礎設施」,為印屬喀什米爾避暑勝地巴哈甘的恐怖攻擊報仇。
印度陸軍上校奎瑞西說:「之所以進行辛多爾行動,是為了給4月22日巴哈甘可怕的恐怖分子攻擊的罹難者、無辜的平民及其家屬一個正義。這次任務鎖定的9個恐怖分子營地,已經全數被摧毀。」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Shehbaz Sharif)當天在國會下議院報告戰況,稱空軍打下了5架印度戰鬥機、1架無人機。有媒體報導指分別是3架法國的飆風戰機、1架米格-29戰機、1架蘇-30戰機、以及1架蒼鷺無人機。
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表示,「軍方沒日沒夜的商議,我不想透漏細節,巴基斯坦空軍原本可以擊落至少10架印度戰鬥機的,只擊落5架飛機,他們是展現了自制力。」
印度與巴基斯坦這兩個核武國家,這場軍事衝突,雙方交火的規模創下了20多年來之最,使得區域緊張局勢急遽升高。
印度資深軍事記者班迪指出,「這並非是1場實力懸殊的戰爭,而且更讓人害怕的是,兩方都是核武國家。他們不光是核武國家,還是和其他核武國家不一樣,他們幾乎天天都在交火,使用小型武器交火,甚至發動恐怖攻擊。1998年他們擁有核武以來一直都是如此,有些人從邏輯來推斷,說卡吉爾戰爭(印巴第4次衝突)沒有動核武;巴拉科特空襲沒有動核武;之前的精準打擊沒有動核武,但今天發生的這場攻擊,在我看來是非常嚴重的攻擊。」
實戰打得激烈,資訊戰也不惶多讓。巴基斯坦政府的官方X帳號,PO出了「印巴控制線印度士兵舉白旗投降」的照片,遭印度事實查核機構指根本是張冠李戴,說那是2019年衝突巴基斯坦士兵的舊照。
至於5架戰鬥機被擊落一事,印度官方則沒有任何回應。但有匿名官員向媒體透露,確實有3架戰鬥機在印屬喀什米爾墜毀,至於是哪一方戰機,避而不談。
但與巴基斯坦有鐵桿兄弟情的中國,網路世界則是傳得沸沸揚揚,因為有中國媒體稱巴基斯坦空軍使用的是中國的殲-10CE,而非美國的F-16戰鬥機;還有名嘴以「巴基斯坦擊落侵入領空的印度戰機,贏了第一回合」來解說中國的戰術。
問題是巴基斯坦國防部發言人喬杜里都已經說了,5架遭擊落的印度軍機,都未進入巴基斯坦領空,雙方的戰鬥機都沒有進入對方的空域。
冷戰過後,隨著地緣政治局勢的變化,印度與巴基斯坦軍事武器的來源,也有了極大的轉變。
1980年代,擁有大量美製武器的巴基斯坦,如今中國製的軍事武器佔比,從2000年中期的38%,大幅增加到8成;同一時間,原本75%的武器都是俄國製造的印度,過去4年主要的武器供應商卻是法國、美國、以色列。間接的讓印巴這場衝突,成為了中國與西方軍事武器的一場對決,連續多日登上了微博熱搜排行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說:「我們呼籲印巴雙方,以和平與穩定大局為重,保持冷靜力行克制,避免採取使局勢進一步複雜化的行動。我們願與國際社會一道,繼續為緩和當前緊張局勢發揮建設性作用。」
至於這次的衝突會如何落幕?日本駐巴基斯坦的媒體記者點出,巴基斯坦現在內有叛亂團體,外有阿富汗極端勢力的威脅,沒有餘力兩面作戰,而印度也有可能透過美國、俄羅斯私下運作緩和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