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骨質疏鬆症學會推估,全台骨鬆人口約有130萬人,尤其對長者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萬一不小心跌倒不僅容易骨折,也可能帶來失能與死亡風險。有鑑於此,健保署宣布從3月起擴大抗骨質疏鬆症藥品給付,包括糖尿病使用胰島素等4大族群,預估約有13萬人受惠,健保1年挹注8.65億元。
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骨質疏鬆症學會提醒,長者要避免骨質疏鬆症帶來的危害,因為骨鬆已成為僅次於高血壓的第2大慢性疾病。目前台灣60歲以上人口中每6人就有1人罹患骨鬆,其中女性占8成,萬一不小心跌倒不僅容易骨折,也可能帶來失能與死亡的風險。
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理事吳至行說明,「停經後的女性大概每3位會有1位會有骨質疏鬆,50歲以上的男性其實每4位也會有1位可能會有骨質疏鬆。骨鬆一旦發生了髖部骨折,他第1年的死亡率可以高達20%。」
有鑑於此,健保署宣布今(2025)年3月1日起擴大抗骨質疏鬆症藥品給付,首度將尚未骨折但具高風險的族群納入保障對象,包括糖尿病使用胰島素、類風溼性關節炎、長期使用類固醇者,以及發生遠端橈骨或近端肱骨骨折者,以降低骨鬆性骨折風險。
健保署長石崇良回應,「這一次所擴增的給付規定適用對象大概有13萬多人,預算上大概會多挹注健保在8.65億左右。」
健保署強調,骨鬆是可以預防的,特別是50歲以上停經後婦女或70歲以上男性,骨質流失更為嚴重,因此建議平時多補充攝取鈣質、蛋白質等食物並保持適當運動,如此就可維持骨密度,降低骨鬆發生骨折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