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國際記者陳文政報導,「法國巴黎這間大學校園裡,傳來你我都熟悉的聲音,有群大學生正在認真的學台語。」
這裡是全法國唯一一所設立正式台語課的大學,授課教師是來自屏東的劉展岳,5年前他極力爭取開辦台語課。
法國東語學院學生Claire Sauvegraine說,「大家好,我是Claire,我住在巴黎,我是東方語言與文化學院的學生,我的媽媽是台灣人,我的爸爸是法國人。」
這位女同學今年大三,學台語是為了更親近母親的故鄉。
Claire Sauvegraine表示,「我從小不知道說台語,所以我希望我能跟她更好的聯絡,然後更好的理解台灣文化。」
台語的7個聲調以及變調系統,對法國學子來說是一大考驗,劉展岳發揮創意,帶著大家一起從玩樂中學台語。
法國東語學院臺灣學研究主任劉展岳分享,「我本身喜歡唱歌,喜歡跟戲劇有關的東西,所以對我來說,或許這是一個滿適合的媒介,那我在課程裡面加入了非常多比較溝通式的教學法,讓學生透過歌、表演、演繹的方式來學習台語。」
台語課開辦5年,已累計400多名學生,劉展岳不只教語言,還教台灣文化跟歷史,今年更得到「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
但開課過程並不容易,光是要用「台語」 而非「閩南語」當作課程名稱,就可能涉及敏感的政治議題。
法國東語學院教授Emmanuel Lozerand回應,「因為語言總是具有政治層面,因此,哪些語言合法,哪些語言不合法,以及哪些語言符合哪些國家的主張,存在著政治衝突,所以我認為 在INALCO(東語學院),我們為自己的角色負責,同時也非常自豪,因為我們尊重中國情況的複雜性,同時給予台語應有的地位,因此我們將台語列在INALCO的語言牆上,作為一門合法的語言,且應該在INALCO被教授,而相關困難處,我們嘗試去面對。」
法國東語學院臺灣學研究主任劉展岳表示,「在法國來說,法國人對台灣的觀感或是印象,或是了解,這幾年有越來越加深的改變,台語對我們來說,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語言,這個語言可以讓外國人更了解台灣的不同在哪裡。」
法國的台語課,不僅僅只是一門語言課程,更像是一個具有實踐性,提升台灣能見度的社會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