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捷運目前只有一條綠線,市府也正在積極進行藍線規劃,而台中市捷運工程局表示,因為受到全球國際局勢通貨膨脹和匯率、缺工缺料等問題影響,捷運藍線的機電標預算將從原本的351億增加到608億,幅度超過7成,民眾和交通學者都擔心恐造成財政負擔。
目前只有一條捷運綠線的台中市積極佈局藍線規劃,這個(4)月7日公告機電標決標,但光是機電標,預算就從原本的351億增加到608億。
台中市捷運工程局機電科長施慶彬表示,「考量國際戰爭、通膨、匯率、缺工缺料及本案工期長、風險高等因素,全面檢討後,重新核列總預算為608億。」
捷運工程局表示,6月將動工的是機電標及龍井機廠土木標,動工不受影響,但原本編列預算351億元,因為偏離市場行情導致投標意願不高,為確保招標作業順利,因此委託專案管理顧問進行市場詢價,並參酌類似標案,做出的綜合評估。
但算一算增加近300億,幅度高達7成,不少民眾擔心將造成市庫負擔。
台中民眾趙小姐說道,「提出這樣的數字,當然是會有負擔,所以就是要進一步再去考量更多。」
台中民眾陳先生認為,「如果有增加預算,必須要條列清楚說,到底預算增加的來源原因, 跟為什麼這樣?讓我們知道,增加的效益到底是在哪邊。」
交通學者表示,雖然市府強調預算合理,但從綜合規劃到發包需要花上數年時間,如果以當下現況來規劃預算都容易失準。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指出,「不能以編預算當時的時間來去估算它相關成本跟預算,這樣就會嚴重失真,因為現在我們所有捷運系統,地方政府都必須負擔若干比例,這樣確實預算的增加之後,將來地方政府在編列,不管是捷運預算或是其他相關公共工程的預算,都會受到一些壓縮。」
李克聰認為,台中市府正積極推動捷運網絡,如果預算不斷上修,將會造成財政更大挑戰。除了應該加強中央和地方的協調,預算的調整也要靠市政府的縝密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