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對電子產品實施個別關稅 專家分析:供應鏈恐重組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反覆改變,造成14日台股劇烈震盪,盤中一度重返2萬點,午盤後卻漲勢收斂翻黑,收在1萬9513點,跌15點。由於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手機和電腦等相關電子產品對等關稅豁免只是暫行性,未來這些產品還有半導體還是會課徵個別關稅,約1個月後實施。台積電股價也由紅翻黑,收在865元跌24元;航運股則因關稅暫緩90天受惠,大多收紅走高。

14日台股開紅盤,盤中一路上漲重返2萬點,沒想到午盤過後卻突然下挫收黑,最後收在1萬9513點、跌15點。台積電股價也轉為收黑,收在865元跌24元,而航運股則因關稅暫緩90天,部分產業有急單出貨效應,也大多收紅。市場猜測,這是否和美國關稅政策改變有關?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我們不能依賴東南亞來為我們運營所有的事情,美國的做法是東南亞不受對等關稅的約束,但他們被納入可能在1、2個月後實施的半導體關稅中。」

美國政府原先在上週突然豁免智慧型手機、電腦等相關電子產品對等關稅,沒想到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13日受訪卻表示,遭豁免的電子產品和半導體將被課新的個別關稅。

由於川普關稅政策尚未明朗,電子5哥目前還無異狀,傳出電子傳產等產業以備貨、預告漲價和調節產能來因應。市場憂心,未來半導體若被課稅,恐怕會出現供應鏈重組現象。

中經院科技政策評估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副主任戴志言分析,「我們最終消費市場都會在美國的話,就會取決於每個國家拿到的稅率差異有所不同,那這個也會牽動到電子5哥現在在做布局的一些調整。」

雲報政經產業研究院副社長柴煥欣指出,「鴻海、廣達、英業達這些公司目前已經有赴美擴大產能的計畫,所以這個部份對於台灣的產業鏈外移恐怕就會有加速的狀況。」

專家指出,美國關稅暫緩90天,不同國家面臨關稅差異問題,不排除這段期間會出現洗產地現象,得審慎觀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