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籍輪船逗留我海底電纜區 海巡廣播驅離遲未離開

日前有艘蒙古籍的「寶順號」貨輪出現在屏東枋山外海,航跡可疑,當時海巡署登船檢查,當下未發現船上有破壞海底電纜的設備。昨(25)日又出現一艘巴拿馬籍的「BAOLI」輪,形跡和寶順號類似,海巡人員廣播驅離。專家建議,海巡署應廣建無人機,增加偵察量能。

本(1)月23日蒙古籍的寶順號貨輪在屏東枋山外海出沒,海巡署登船檢查。但過沒多久,25日又出現一艘巴拿馬籍的「BAOLI」輪在枋山海底電纜區,行跡和寶順號類似,在枋山海底電纜區。

海巡人員廣播,「貴船現在停靠的地方是本國海底電纜的地區,為了避免海底電纜遭到破壞,可能要麻煩貴船向外航行,不要停留在本國的海底電纜區。」對方回應,「我馬上就走啦。」

海巡署表示,本案是海巡通報塔台後,塔台認為無立即危險,所以持續觀察不做廣播,但海巡認為有疑慮,才派船艇廣播,通知貨輪離開。

海巡人員說道,「BAOLI號麻煩你儘快向西南方航行,因為你現在的位置是我國的海底電纜區。」

海巡署回應,會監控我國海域船舶動態,如果發現或獲報相關海域內,疑似有船舶違常滯留情形,會通報各港船舶交通管理系統,以無線電廣播要求駛離。

專家表示,類似貨輪出沒灰色地帶的事件頻繁,建議廣建無人機,增加偵察量能。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認為,「最好的應變方式當然是廣建無人機,碰到這種可疑的船舶,其實海巡署可以先派遣無人機先上去偵察,一旦他們有心犯罪的話,其實他們看到也會怕。」

海底電纜若被損壞,涉及國家安全,海巡和國軍的防禦裝備補強,專家強調相關單位都得審慎因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