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之門計畫是什麼?
川普推動「星際之門」計畫,目的是為維持美國在AI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根據計畫內容,白宮將與科技公司合資成立新公司,在美國各地進行人工智慧基礎建設。
目前已有3家科技公司宣布投入該計畫,分別為軟銀(SoftBank)、OpenAI及甲骨文(Oracle),投入資金共約1000億美元(約台幣3.27兆元)。
未來「星際之門」計畫重點將放在推動美國再工業化、增強國家安全,以及開發突破性的AI技術等項目,並計畫於未來4年內、也就是川普卸任前,將投入資金提高至5000億美元(約台幣16.3兆元)。
川普對此則聲稱,推動星際之門計畫,可望為美國創造超過10萬個工作機會。
新聞週刊報導,星際之門計畫以德州為基地,目前已在該地區建設10座全新的數據中心。甲骨文共同創辦人艾利森(Larry Ellison)則指出,未來預計將數據中心擴展至20個地點。
艾利森也表示,藉由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改變現行的醫療照護,例如疾病診斷、治療或研發癌症疫苗等。
哪些公司有望參與計畫?
目前已宣布參與星際之門計畫的科技公司包含軟銀、OpenAI、甲骨文及MGX等。其中由軟銀負責財務、OpenAI主導營運,並由軟銀創辦人兼社長、日本億萬富翁孫正義擔任董事長。
目前星際之門計畫主要合作對象則有Arm、微軟與輝達(NVIDIA)等公司,預計將由這些科技公司負責設計和維護AI基礎設施所需的運算系統。
各界怎麼看川普的星際之門計畫?
川普在宣布星際之門計畫時表示,「星際之門計畫可確保美國在AI及科技領域,繼續位居全球領導地位,而不是讓中國等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取得優勢。」
OpenAI則透過聲明指出,「這項計畫不僅支持美國再工業化,還提供了戰略能力,以保護美國及其盟友的國家安全。」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OpenAI發布的貼文下留言,質疑軟銀未必能負擔該計畫的財務重任,「軟銀能擔保的資金金額遠低於100億美元(約台幣3278億元),我有可靠的消息來源。」
對於馬斯克的質疑,軟銀目前尚未做出回應,不過同樣參與計畫的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則親自在社群平台X上留言反駁馬斯克,除稱馬斯克「錯了」以外,還直言對美國最有利的事情並不會總是對馬斯克的公司有利,並希望對方能在擔任新角色(指掌管川普政府效率部門)的同時,能夠將美國的利益放在最優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