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電纜近3年平均每年斷7次 國安局列灰色侵擾為應處重點

中國權宜輪順興39號日前涉嫌勾斷基隆港外海的海底電纜掀起國安危機;另外一艘蒙古籍寶順輪航跡異常,目前正繞回彭佳嶼北方引發關注。國安局長蔡明彥16日表示,台灣近3年每年平均發生7到8次斷纜,大多數都遭中共船隻破壞,因此會將中共權宜輪的灰色地帶侵擾列為應處重點,海巡署也與國防部共同建制可疑船舶資料庫加強巡檢。

中國權宜輪順興39號日前涉嫌勾斷基隆港外海的海底電纜,目前不知去向;此外另一艘蒙古籍寶順輪也被發現航跡異常,近日又繞回彭佳嶼北方引發關注。

海底電纜是關鍵基礎建設,立委關切順興39號過去一個月航跡可疑,背後有無政治目的?且海巡事前是否有發現異狀?

民進黨立委羅美玲質疑,「真的是來這邊要卸貨嗎?」

海巡署副署長謝慶欽說明,「之前進港的資料來查詢,事實上他進基隆港有在裝卸大量的冷凍食品。中午接到報案的時候我們立即要求他到基隆外海配合,他也配合,那天海象不好,我們完成蒐證之後因為他不是現行犯,距離案發有9個小時,所以我們沒有立即查扣。」

台灣周邊有14條國際海纜、10條國內海纜,近3年平均每年發生7到8次斷纜。

國安局長蔡明彥16日表示,包括大量抽砂導致海纜裸露損害、漁船拖網捕撈扯斷、大型貨輪下錨勾托損壞以及權宜輪偽掩活動是灰色地帶威脅的新態樣,會列為應處重點。

國安局長蔡明彥指出,「多數都是受到中共國籍海纜來造成破壞,中共籍的船舶以及可能中共船舶掛到第3國權宜輪這種名義到周邊海域活動的狀況,這部分是我們接下來主要查處跟蒐集情資的重點。」

數發部政務次長闕河鳴表示,「我們的確是有計畫在補助興建海底電纜,也有計畫在補助興建新的登陸站,但是這些都在審查中。」

針對如何強化海纜韌性,蔡明彥表示,國安局已啟動國際友邦合作機制,針對中共海上灰色地帶行動交換情資,政府跨部會也攜手合作,海巡與國軍加強海纜周邊海域重點巡檢,共同建置可疑船舶資料庫。

國民黨立委陳永康建議,應建立共同平台,掌握船隻動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