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社大海廢小組公布近2年來的海廢種類統計,塑膠類垃圾占大宗。不過,在南區四鯤鯓發現許多來自國外的海廢,研判可能因極端氣候頻繁,導致這些垃圾被風浪沖至此處。對此,台南市環保局表示,將加強宣導垃圾減量,並完善回收機制。
頂著寒風,小朋友在台南黃金海岸海灘撿拾垃圾,各種垃圾種類繁多,小朋友耐心拾起,透過淨灘活動,進一步了解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省躬國小學生表示,「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塑膠,好像是從一個地方剝落下來的塑膠塊。」
省躬國小學務主任張瑾玥指出,「小朋友實地操作後,撿到最多的是人為垃圾,其中第1名是菸蒂,第2名是瓶蓋和吸管。小朋友可以將心得帶回家與家人分享,像是提醒大家少用寶特瓶的瓶蓋。」
撿到的垃圾除了菸蒂外,最主要就是垃圾袋。根據台南社大觀察,以近2年淨灘時統計的海廢數量為例,塑膠袋、塑膠製品、保麗龍 、寶特瓶、瓶蓋等最多,顯示海廢數量並未減少,但今(2024)年受極端氣候影響,境外垃圾被風浪帶進來。
台南社大研究員晁瑞光指出,「四鯤鯓這邊其實境外垃圾較少,但今年幾個颱風帶來許多境外垃圾,包括來自中國、菲律賓、越南,寶特瓶特別多,這是今年極端氣候影響下比較特殊的現象。」
台南市環保局清淨家園管理科長周麟豐表示,「環保局會進行空拍,掌握海岸線漂流物現況,並向各單位說明,由各單位負責清理。」
針對海灘上垃圾,台南市環保局也強調,市府每個月都會檢討一次,各權責單位都會定期清理,也有不少民間團體協助淨灘,後續也會加強宣導、落實垃圾減量,讓回收機制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