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聲音博物館 記錄傳統恆春民謠、排灣古謠

全台頭一座以聲音為主的博物館就佇屏東恆春,共恆春半島的千言萬語攏轉換做聲音,透過聲音紀錄傳統的恆春民謠、排灣古調,𤆬逐家熟似恆春的人文歷史。(此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語文。)

「落山風民謠,半島就剾起落山風」

這條歌唱出落山風佮恆春的連結,透過這个機器,民眾會當家己選歌,內面有濟濟民謠,攏唱出恆春半島的特色文化,恆春民謠已經有百外冬的歷史,這棟位佇恆春的聲音博物館,團隊開一年的時間,佇恆春半島調查佮收集聲音,對枋山到滿州,共恆春半島的故事,用聲音呈現出來,民謠對恆春人來講,是上重要的傳統記持。

恆春民謠促進會理事長林瓊瑤,「(居民)咧唱的時閣做這工課,就會感覺較輕鬆,所以民謠是阮恆春半島,足濟人生活的一部。」

民眾,「佇無仝款的所在,你會聽著無仝款的自然聲,佮人的聲按呢。」

聲音博物館的展場,是以恆春在地,包括古城佮民謠月琴的特色為主,採集恆春半島的自然環境、生活、音樂藝術佮在地的連結,紀錄恆春的人文地景,除了民謠,閣有排灣族的古謠、古物,予民眾毋但用目睭觀賞,閣會當用耳空聽,感受在地的風情。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明榮,「恆春半島應該是上有彼个條件,做這个聲音博物館,上主要是因為阮希望講,共阿媽阿公唱民謠的聲音留落來。」

恆春民謠館六月才啟用,嘛成做全台頭一座的聲音博物館,除了博物館,二樓是規劃做圖書館,濟濟有關恆春半島的歷史故事,予民眾會當體會著恆春民謠這項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要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