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政府花19.6億元買回垃圾焚化爐,今(2024)年進入試營運期,但在啟用前,縣府曾經承諾不代燒外縣市垃圾,除非縣議會同意。但4日環保局在縣議會臨時會提案,因為中央調度台東縣處理外縣市垃圾,需要代燒高雄市垃圾,結果出席縣議員沒有反對意見,通過代燒高雄市垃圾,最快9月會陸續運7千公噸左右垃圾到台東燒。當地居民認為,掩埋場垃圾都燒不完,還要代燒外縣市垃圾,質疑是被中央用買回焚化爐的補助款綁架。
4日台東縣議會定期會,環保局提案中央要求台東垃圾焚化廠要代燒外縣市垃圾,縣議員要環保局要做好空污監測,一旦超標要停爐,環保承諾會罰廠商,情況嚴重也會停爐,最後在場議員沒有反對意見,縣議會通過代燒外縣市垃圾。
台東縣議會議長吳秀華表示,「針對環保類第3號案,請問大家還有沒有意見?沒有的話我們通過。」
不過當初縣府買回焚化爐要啟爐,曾經承諾縣議會和縣民,不會代燒外縣市垃圾,要燒也要縣議會同意。
去年焚化爐試運轉一度發生空污監測出問題,引起當地民眾恐慌,而且環保局也承諾會優先把全縣飽和的掩場垃圾挖出來燒,結果現在卻同意代燒高雄市7千公噸左右的家戶垃圾,讓民眾很不能諒解。
台東市建農里里長林金寶認為,「這座掩埋場已經1座山了、海拔28公尺,當初環保局答應我們說,是不是每日50噸的去化量有很大的差距。」
台東縣環保局技正吳家興指出,「環境部相關的協調下,他也希望我們可以保持一些垃圾的餘裕量讓他們可以調度,那還有就是高雄曾經幫過我們很多的地方。」
環保局說,這是返還過去積欠高雄市代燒垃圾款項的條件,也是接受中央調度的垃圾處理,而且還會列入環境部補助地方政府垃圾處理的經費。民眾就認為,是被中央用補助款綁架。
不過環保局強調是互惠機制,未來如果曾經幫助過台東縣燒垃圾的縣市有需求,也會送縣議會審查,通過才會代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