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提修法改善少子化 盼子女8歲前家長可請親職假

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為了讓年輕人安心生養,立法院衛環委員會8日上午邀請勞動部進行「彈性育嬰假試辦」及「如何提高男性育嬰留停比例」專題報告,朝野立委都認為應借鏡日本作法,建議制定企業男性育嬰假目標;另外也提案修法,新增子女8歲前家長可請「親職假」。

去(2023)年台灣新生兒人數僅有13萬多、再創歷史新低,雖然政府祭出不少育兒補助,還是有不少年輕人選擇不婚不生。

有立委認為光靠補助難有成效,應該讓年輕人可以兼顧職場和照顧孩子,例如放寬育嬰留停彈性、提高男性參與育兒比例,建議借鏡日本作法,促進家庭分工平權。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提到,「日本員工超過100人的公司,大概5萬家制定而且公布男性育嬰休假的比例的目標,這樣才可以徹底從上而下帶動企業文化。」

不少女性立委主張,現行婦女8週產假太少,應該延長到14週才符合國際趨勢。

另外也提案修法、新增「親職假」,子女8歲前家長可請親職假,且可依需求用「日」或「小時」請假,讓小孩生病或臨時停托時有更多時間陪伴,改善女性勞動參與率下降的情況。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指出,「腸病毒常常花掉家長可能要請個5天假,在勞動條件裡,他們會覺得對他們來講比較不這麼好。」

勞動部長許銘春強調,過去育嬰留停假,每次以不少於6個月為原則,2021年已放寬門檻,改為最低只要有30天就可提出申請,今年3月更訂定「彈性育嬰留停薪」試辦計畫,雇主可讓勞工以5天或7天請育嬰留停,也可單日申請。

原訂5月上路試辦,因各方意見分歧,將蒐集更多意見,待配套更周延後,不排除最晚6月上路。